武炼成皇
字体: 16 + -

第七章 平蜥台登台拜将

    不用德鲁伊国王招呼,其余三人就已出了全力。

    杀恶双手持棒,面色涨的通红,似乎手臂也粗大了几分,挥动黑色大棒狠狠朝荒兽砸去。

    潘德国王两根卷角放出符印光束,化作青色大网,裹住四角翻天鹿的腿脚。

    罗泉积蓄体内的罡力,握紧虎咆涌沙刀,全力施展出刀法武技,同时背后升腾起蜥神祭天火,滚滚焰浪,全朝四角翻天鹿冲去。

    逐鹿谷立即被各种能量光波包围,躲闪不及的德鲁伊族人在紊乱的天地元气中被碾压成一团团血雾,爆裂开来。

    在五人围攻下,四角翻天鹿悲鸣一声,逃出逐鹿谷,浑身气息非常萎靡,后腿还被焰火灼烧地漆黑,已经伤到了腿骨。

    罗泉收回蜥神祭天火,望着逃走的四角翻天鹿,率先飞出逐鹿谷,将虎咆涌沙刀往前一挥,“追!”

    沙海茫茫。

    茫茫天地。

    五人急速扇动背后双翼,穿过半空的沙尘,追逐那头受伤的四角翻天鹿。

    四角翻天鹿受了重伤,根本不是五人的对手,凭着一股求生的意识拼命逃跑。

    不知不觉,五人在茫茫的沙尘上空追逐了万里,但这对于辽阔的法相沙海来说,不过是一块很小的区域,恐怕连万分之一都及不上。

    追逐了如此久,四角翻天鹿体内的罡气逐渐不济,飞翔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途中,他还试图将无人引向法相沙海的险地,想要依靠险地中其他的法相荒兽救命。

    可是法相荒兽大多潜藏在沙海深处,就像那日电磁沙尘鹰潜藏在荒焰泥沼深处,除了觅食,大多数时候都在自己的巢穴中沉睡。

    逃跑的四角翻天鹿接连路过几个可能存在荒兽的险地丘壑,这些地方都没有其他法相荒兽的踪迹,倒有一些不知名的真武荒兽,见到如此多的化形境强者,吓得立即钻到沙尘中。

    四角翻天鹿没有办法,只能全力逃命。

    很快,这头荒兽的身子开始摇晃起来,它快要支持不住了。

    “看我的。”罗泉和蜈蚣道人同时出手,冲出一刀一剑,刀剑将四角翻天鹿的头腹穿过,带出两朵血花。

    四角翻天鹿仰头发出凄厉的一声惨叫,从半空摔下,落在沙地上不动了。

    二人收回刀剑,浮在荒兽尸身上空,其余三人也赶了过来。

    罗泉望着沙尘地上的四角翻天鹿,眼里多了几分莫名的意味。

    夕阳下,通红夕阳日光洒在鲜红的鹿血上,鹿血滴落在沙尘上,汩汩而流。

    见此情景,他想起之前司马懿告诉他的“后九州谣”中最后一句,“独剩青州附永安”,心中不由感概,“夏失其鹿,天下逐之。”

    虎罗六年的三月末,罗泉从法相沙海狩猎归来。

    那头化形五重的四角翻天鹿被猎杀后,依照约定,铁尾羊人族的国王潘德和德鲁伊族的普鲁士国王得到两根阴煞角和两根阳炎角。

    人族罗泉和蜈蚣族的蜈蚣道人得到荒兽尸骨和荒兽内丹。

    沙鳄族首领杀恶得到了残余的荒兽血肉。

    狩猎结束后,罗泉收起四角翻天鹿尸骨,回到蜥蜴人大神庙,和司马懿一道返回了西域八郡。

    回到西域没几日。

    这一天的正午。

    天空放着耀阳,金光万丈。

    金光射在一把把虎刀刀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平蜥台的最顶峰,蜥蜴人易神将的尸骨还被钉在竖墙上,淡淡的血腥味,与三年前虎罗西征归来时几乎没什么不一样的。

    但蜥蜴长城遗址的平蜥台下面,虎贲军士的数量却比三年前要多了数倍,五千西征老兵,如今已变成了两万余虎贲甲士。

    两万余虎贲甲士手提虎刀,虎目望着平蜥台顶上的点将台。

    点将台上站着一人,虎罗大将军,平西王罗泉。

    昨日,罗泉刚在平蜥台上自立为平西王,加封王爵。

    今日,乃是登台拜将。

    他的目光从点将台上八人身上扫过,落在当头一个面容狭长,双目锐利如刀的男子身上。

    这个男子穿着一身玄衣,腰间挂着一柄短刀,但他拱手半蹲在那里,却像一柄出鞘的利剑,随时准备出鞘杀人。

    “百里冲上前听封。”

    “末将在!”百里冲站起声,目中带起一股亮色,拱手拜道。

    “今日封赏虎贲八裨将,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陷阵裨将,统领亲兵陷阵营以及本部兵马。”

    “末将遵命。”他恭敬地从罗泉手中接过兵符,徐徐退回到八人队列。

    兵符呈虎形,是罗泉特意吩咐孟京用剩余的涌沙神石锻造而成,共有八块子兵符和一块主兵符。

    主兵符掌握在他手中,八块子兵符交给八裨将掌管。

    “公孙无畏上前听封。”

    “末将在!”公孙无畏面上一道细疤,面孔同一旁的公孙擒虎有几分相像,二人本就是亲兄弟。

    “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虎咆裨将,统领亲兵无畏军以及本部兵马。”

    公孙无畏也从罗泉手中接过兵符,恭敬退下。

    百里冲和公孙无畏二人是原青州州牧与偏将军的儿子,他们率领本部兵马从凉州赶来投奔虎罗,实在是雪中送炭。

    他们两个一人真武九重修为,另外一人真武八重修为,作战勇猛,武技精湛,而且手里的两支亲兵卫陷阵营和无畏军更是勇猛无比,手下数千武者军队更加是精锐异常。

    两处合兵,虎罗兵势大增。

    点将台上站着的其余六人,都已踏入了真武境,虽然修为比不上两人,但经过虎罗西征的历练,都已经能够独挡一面,可以放心交给他们一部人马,征战疆场了。

    “姜沙海上前听封,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黑沙裨将,统领亲兵黑沙卫以及本部兵马。”

    “公孙擒虎上前听封,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虎威裨将,统领亲兵虎卫营以及本部兵马。”

    “罗战上前听封,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前军裨将,统领亲兵罗家军以及本部兵马。”

    “钟勇上前听封,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后军裨将,统领亲兵黑衫死士以及本部兵马。”

    “司马炎上前听封,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左军裨将,统领亲兵司马炎弓队以及本部兵马。”

    “李成虎上前听封,本王封你为虎贲军的右军裨将,统领亲兵解烦营以及本部兵马。”

    六人经历无涯沙海攻占蜥蜴人大神庙一役,修为与武技都已经更上一层楼,足以从校尉一职脱离,担当大军裨将这一职位。

    他们恭敬从罗泉手中接过兵符,一字儿排开,站在点将台上。

    这八人,陷阵裨将百里冲,虎咆裨将公孙无畏,黑沙裨姜沙海,虎威裨将公孙擒虎,前军裨将罗战,后军裨将钟勇,左军裨将司马炎,右军裨将李成虎,虎贲八裨将封赏完毕。

    罗泉自领虎贲大将军,司马懿,徐庶为正副军师,兼此次征讨的左右监军。

    两头蜕凡境九重的四角裂山牛被抬了上来,这两头蜕凡荒兽是在西域八郡的云野郡寻到的,已属凤毛麟角。

    九州元气浓郁,荒兽却普遍弱小,最高不过真武境,更为强大的荒兽只会在四极之地出现。

    四角裂山牛被抬了上来,两把锋利的虎刀挥过,鲜血染红了虎贲旗帜。

    “荒兽祭旗,出兵青州!”罗泉将手中的虎咆涌沙刀高举过头顶,利用声波武技,将声音传遍了整个平蜥台。

    底下的虎贲甲士也举起手中的虎刀,大声呼喊,“战!战!战……”

    战意盎然,杀气腾腾。

    虎罗六年三月末的最后一天,虎贲大将军罗泉在平蜥台登坛拜将,封赏了虎贲八裨将,之后祭旗出兵,兵锋所指,青州十五郡。

    领土有十五郡的青州,首府是三川郡的三川城。

    其余十四郡分别是济南郡,济北郡,乐安郡,北海郡,东莱郡,代郡,齐郡,青湟郡,陇右郡,洛水郡,太原郡,河洛郡,青湖郡,临水郡。

    其中临水郡,河洛郡,青湟郡三郡靠近青蛟湖。

    罗泉已命左右监军司马懿,徐庶率领虎咆裨将公孙无畏,前军裨将罗战,后军裨将钟勇率领亲兵以及本部兵马,攻陷这三座湖畔的郡城,先在青州站稳脚跟。

    他自领虎贲大军在后支援。

    青州广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攻下的,肯定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司马懿,徐庶领命,率着虎罗三裨将,火速出兵,一路从青蛟湖乘坐战船,驻扎蛟龙岛上,伺机从水路出击临湖河洛,临水,青湟三郡。

    还有一路兵马从清风北域出兵,行走陆路驻扎在山野之中,策应蛟龙岛上虎贲军的行动。

    虎罗出兵青州,三川城中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青州军方明白,三座郡城中的外军郡兵根本不是虎贲军的对手。

    青州偏将军夏侯骏立即派出青州军前军裨将夏侯长语和两个杂号裨将孙饮秋和李游二人,赶往临湖三郡抵抗虎罗军的进攻。

    司马懿和徐庶二人足智多谋,罗泉并不担心,但攻城是下策,折服人心才是上策,这也是罗泉派出司马懿和徐庶二人的原因。

    攻下青州是入土中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万事开头难,这一步该怎么走好,关系以后的战略走向,注定是一件细致活儿。

    但是慢工出细活,罗泉在楼兰城感受每日的战情所带来的人望变化,打算利用手里的修炼资源,将修为再提高一些。

    据他所知,青州军统帅,青州偏将军夏侯骏修为已达化形境六重。

    那头化形境五重的四角翻天鹿有多厉害,他在法相沙海与四族首领逐鹿时已经深有体会。

    现在夏侯骏就是那头鹿,而且更加强壮,他必须把虎爪和虎牙磨得再锋利些,才能咬翻这头“壮鹿”。

    而且据军情探报,永安九卿之一的宗正夏侯涛迎送小公主夏沐嫁给夏侯骏,并没有返回永安城,而是留在了青州。

    夏侯涛位列三品九卿,修为也达到了化形境四重。

    青州军中的武将也不乏强人,而且拥兵五万余,足足比虎罗多两倍有余。

    攻取青州这一仗定是一场硬仗。

    但强兵不怕硬仗,潜伏在蛟龙岛和清风北域的虎贲爪牙很快就出手了。

    四月初。

    一个冒着寒气的朦胧清晨,青蛟湖水域上的水雾浓厚,数丈外根本看不清来人。

    沿湖的水寨也被雾气包裹。

    忽然,雾气中一群湖燕扑散开来。

    浓厚的水雾在波浪上徐徐推开,战鼓呐喊中,刀剑声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