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妖刀
字体: 16 + -

第五十节 徐州突围

    (一)

    机要参谋念道:“德邻健生,祝贺五战区上下一心,击溃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此举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特发此电,以事表彰。( 起笔屋最快更新)五战区当按照计划,迅速向第一战区转移,支援兰封战场。”

    李宗仁和白崇禧松了口气,兰封危急,蒋介石急切需要第五战区的部队过去,是啊,五战区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是日军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正在向土肥原的第14师团靠拢啊!

    兰封需要增援,陇海线南北需要增援,淮阴方向,苏北兵团已经支撑不住了,日军第101师团和天谷旅团很快就要突破陇海线徐州东段,连云港入海口被日军占领之后,日军就可以将辎重从青岛转运到连云港,从这里开始沿陇海线向西,对北线各作战部队进行增援。

    国军终于开始转移了,李宗仁签发着一道道的命令:“于学忠部率先从徐州向西转移,兰封战场激战正酣,于学忠部当利用铁路优势,速前往增援!”

    首先考虑的必然是兰封方向,签完第一道转移方案,李宗仁苦笑着说道:“彭小文用心良苦,放弃淮河防线,自断皖北退路,就是要把第五战区这60个师带过去,现在终于称了这小子的心,如了这小子的愿!”

    白崇禧笑道:“那就先把这个小子救出来,然后考虑考虑如何对他断了我们后路的行为进行惩办。我看蒋委员长的电文中对于彭小文可是只字未提,估计现在也是挺为难。”

    李宗仁道:“肯定是挺为难,这种行为首先是不能提倡,整个战场上90个师,要是谁想单干谁就单干,那成什么样子了!可是这个彭小文吧,不是他这么折腾,真是死守一个淮河的话,兰封方向日军过去的可就不是一个半师团,而是三个师团甚至四个师团!”

    白崇禧点点头,说道:“鲁西的鱼台方向,彭小文部队就是得到了一个团的增援,那也是只有四个团的兵力,现在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试图冲向金乡,攻击羊山阵地的背后,解救第20师团和第108师团,四个团的兵力顶住日军第16师团的进攻,现在彭小文那里的危险程度,不亚于兰封战场啊!”

    李宗仁的命令同样考虑到了这一点。第二道转移方案,就是对这个方向的增援,白崇禧的撤退方案中对于路线设计的比较巧妙:“孙连仲鲁西兵团的第27师、第30师以及第44旅,孙震第22集团军,向微山湖方向转移,渡过微山湖增援鱼台战场,两天之内,先头部队必须到达鱼台一个师,此后5天之内将鲁西兵团全部投入到鱼台方向!”

    纵然是兰封危急,鱼台也一定要救,李宗仁和白崇禧可舍不得彭小文出任何问题,而且陇海线的铁路只有那么大的运力,只有如此调动才合理,孙连仲的那几个师,每个师的兵力最多只剩下一个团,孙震的第22集团军所有残兵加在一起已经连一个师都凑不够了。

    鲁西兵团奉命向微山方向移动,洪振海已经按照彭小文的指令将能够搜集到的船只全部带到了微山县,策应鲁西兵团。

    第三道命令,是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对苏北兵团的安排,苏北兵团韩德勤的部队都是淮阴、涟水的子弟兵,白崇禧的方案中,是让苏北兵团绕开日军锋芒,向盐城、阜宁方向移动,从两路日军的夹缝中钻出去,成立苏鲁战区,要求其在敌后展开游击作战。

    江苏省本来在抗战前,主席是陈果夫。抗战发生后,由顾祝同继任,顾因指挥二十四集团军作战,末到任,以省民政厅长韩德勤代理。

    省政府及保安总团团部因镇宁战事吃紧,先由镇江迁扬州,继又迁到淮阴。苏北地区的国民党兵力,有江苏保安团改编国防军第八十九军,军长韩德勤兼三十三师师长,副军长李守维,还有原东北军改编的国防军第五十七军。

    徐州会战结束之后,苏北兵团遂取消建制,蒋介石给了韩德勤一串头衔,苏鲁战区总司令兼江苏省保安军区司令员、江苏省政府主席,战区留守兵力以两个军为主,再加上驻苏北的江苏省税警团和省、县保安团队,兵力总计达六、七万人。但其部队多系地方武装改编,战斗力不强。

    这也是韩德勤的想法,毕竟江苏一带是他的地盘,而且是韩德勤从他叔叔韩恢手里接过来的江山,韩恢那是跟蒋介石一辈的国民党前辈,陈炯明炮打总统府的时候,孙中山的讨伐军总司令就是韩恢。再加上韩德勤与顾祝同是同乡,得到了诸多关照,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的原因。

    (二)

    苏北兵团留守,鲁西兵团通过微山湖转移,接下来就要考虑陇海线以南的战局了,蒙城得到彭钢两个团加一个营的增援之后,又坚守了一天一夜,日军第六师团也已经赶到,纵然彭钢的部队能打,也难以抵挡日军两个师团的疯狂进攻,而且第三师团已经有一个旅团摆脱了淮南兵团,正在赶来!

    第四道命令,下达给鲁南兵团。“命令关麟征鲁南兵团一个师南下,增援蒙城,再安排四个团分别进入宿州、萧县、永城、涡阳设立第二道防线。其余部队休整一天,沿陇海线向西,增援兰封战场。”

    鲁南兵团是整个徐州战场上兵力最多的一个兵团,他们及时赶到兰封战场的话,整个局面便会有所改观。

    第五道命令,下达给淮南兵团和淮北兵团,趁着现在蒙城还没有完全失守,这两个兵团的任务,是要坚守蒙城、固镇、宿州,等到大军从徐州安全转移之后再逐步向阜阳撤离,回到六安防区,日军第9师团要攻击合肥,六安、信阳以及皖南的江北防区,都需要提前安排!蒋介石早有安排,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武汉保卫战的长江北岸防区属于第五战区,所以都需要提前安排。

    关麟征鲁南兵团的援兵正在赶来,廖磊和李品仙以及彭虎那两个团都只是稍微要松一口气,那就再咬着牙顶一天一夜!但是只能过来一个师,因为大量部队要尽快去往兰封战场,那里现在是整个战局的关键。

    白崇禧的安排充分考虑了陇海线的运力,整个徐州战场上苏北兵团留守、淮南兵团和淮北兵团向六安转进、鲁西兵团通过微山湖去增援彭小文,这四个兵团均不使用陇海线,这样一下子就让陇海线的压力大大减轻,于学忠部队全部转移只要一天时间,关麟征的鲁南兵团全部转移,需要四天时间,五天之后担任断后的汤恩伯预备兵团就可以离开徐州了。

    第六道命令,签发给汤恩伯的预备兵团,离开徐州以后,白崇禧并没有安排汤恩伯预备兵团走陇海线,他们的行军路线将是从徐州到宿州,掩护淮南兵团从宿州西撤,预备兵团、淮南兵团、淮北兵团三个兵团交叉掩护向阜阳撤离,此后李品仙和廖磊去六安和皖南布防,汤恩伯从皖北转进豫东。

    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已经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第5师团仅在禹王山主峰阵地前面,就战死7000多人。(历史上的徐州会战二期,第60军实际上是独自应对第5师团,当时第60军以伤亡接近两万人的代价,歼灭第5师团7000人,禹王山战斗也成为了徐州突围中歼敌人数最多的一场战斗。)

    重创日军两个师团之后有序撤离,大军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士气并未失去。徐州的记者团同样是这种看法,他们的报道中没有用“突围”、“撤离”这样的词汇,全部都是用“转战”来对这场战斗的结果进行描绘。虽然他们知道,的确是突围。

    只要保住鱼台和蒙城5天之内不失守,战略目的就可以全部实现,白崇禧的方案使得彭小文的压力减轻了一些。

    可是还有5天,对于彭小文来说会是怎样的艰险!从彭小文滕县开始作战,到国军开始撤退,已经打了4天时间,铁卫营和工兵团已经基本打光了,彭钢在蒙城的那两个团为了让日军相信那是大部队,最初的一天一夜里完全是不顾伤亡的猛冲猛打,实现了迷惑和调动寺内寿一的意图,虽然还没有确切的伤亡报告,但是彭小文知道,一定是相当的惨烈。

    (三)

    战争中决定胜负最重要的,依然是实力,彭小文的奇谋妙计虽然使寺内寿一切断陇海线全歼徐州守军的计划落空,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局。

    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被一路追杀,晚上的时候终于在临沂附近会合,汤恩伯预备兵团连续攻击,与达到调动目的之后的骑兵团会合后,就要梯次阻击撤退。

    寺内寿一的华北方面军严重受挫,第5师团和第10师团也只是需要喘过这口气,第114师团的增援部队正在赶来。而且受挫的只是华北方面军的鲁南、鲁西战场,豫东战场上,第20师团还有一个旅团和第109旅团正在向兰封方向开进,最多也就是三天时间到达战场,但是第五战区的大军却要五天才能全部到达,因此薛岳豫东兵团是不是能够支撑那个关键的两天,将成为兰封会战成败之重点!

    负责断后的汤恩伯也不容易,第101师团和天谷旅团已经扑了过来吗,第114师的一个旅团很快就可以接应到第5师团和第10师团。让日军喘过这口气,那些残兵也不容小视!好在白崇禧已经兼顾了全局,都已经做了巧妙安排。

    从羊山伏击战开始,徐州会战一举打破了僵局,整个危局总算得到了一些改观,但是危险并没有结束,山下奉文的4个旅团先回兖州或者济宁,然后向鱼台金乡方向增援,总共的时间也只是需要3天。

    鲁南兵团全部到达兰封,需要5天。鲁西兵团全部到达微山湖,需要5天。

    由第109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元中将率领的第20师团一个旅团和第109师团组成的部队3天可以与土肥原会合,山下奉文到达鲁西战场,也是只需要3天时间,第101师团与第114师团与汤恩伯断后部队交火的时间,最多也就是3天!

    不可否认,白崇禧已经尽其所能如此安排,但是日军有机械化装备的优势,在部队投送方面的速度就是比中国要快,战斗力暂且放在一边,就看这种调动速度,当战局迅速发生改变的时候,双方同时对要点进行投送,一个是3天到达,一个是5天到达,提前到达的不仅有兵力优势还有装备优势,争取到的时间可以用来修筑工事、用来做充分的战斗准备。

    这又是如同下棋一样,按照围棋对整个战局进行比喻,现在已经进入了中盘对杀的阶段,彭小文施展手段使得整个徐州会战避免了中盘崩溃,但是现在按照时间上来计算,日军比国军仍然是快一气。如果不能继续施展手段打乱日军的节奏,兰封战局依旧岌岌可危。

    如何确保兰封、鱼台、蒙城和徐州这四处战场能够顶住那艰难的两天,将成为左右整个战局进程最重要的事情!

    (四)

    羊山脚下,日军两百多辆汽车,20多辆坦克,近百门火炮已经在猛烈的炮火中被摧毁大半,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一个旅团和第108师团在羊山顶住了南京荣誉师的几次反复穿插冲击之后,整个部队被切割成好几块,日军建立起多个环形防御工事,勉强稳定了局面,所谓勉强稳定,只是没有崩溃而已。

    第20师团和第108师团比彭小文想象中还要强悍,虽然一出手就打掉了日军的重装备,而且实现了分割,但是毕竟双方兵力相当,尽管已经对日军造成重创,却无法实现迅速围歼。

    第一天对日军造成重创的,主要是地形优势、炮火优势和突然袭击,不过这次的炮火最多也就是打击日军一个白天,明天就就必须要撤走一大半,因为第二天是晴天,日军必然会出动飞机,没有制空权,就靠着几挺高炮根本保护不了炮兵部队,这些炮火必须要保存下来,接下来还有兰封那一场恶战。

    现在的兰封会战可不是历史上12个师对一个土肥原第14师团的那种会战,现在已经有一个半师团正在向兰封方向进发,可以预见到,山下奉文的4个旅团早晚也要过去那里,还有蒙城方向,坚持到五战区的部队撤离之后,日军的南线第13师团、第6师团和第3师团就要冲过来,陇海线东段的第114师团和第101师团会合之后同样要向西打,恶战还在后面!

    激战整整一个白天,趁着晚上张师爷和邱清泉商量,开始调整战术,在三个主峰上各布置了一个营,在羊山集布置了一个营,再使用两个团实施分断,阻击日军相互联络,如此以来,就可以将其余的所有兵力集中起来,除了调回池峰城的那个团意外,总共10个团的兵力,三个半团用来切断日军相互联络,其余6个半团全部交给邱清泉指挥,晚上完成调整,拂晓就发动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分段围歼!

    鱼台战场,彭小文也在调整战术,把全军撤退时间从10天压缩到5天,白崇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剩下的这个2天,仍然要靠彭小文来争取!

    “现在的整个情况就是这样,大家明白了没有?”整个形势判断做出,彭小文、廖耀湘、戴安澜、池峰城、秦川和陈新林开始进行讨论。

    大家点点头,情况非常明白,但是到底如何打乱日军的节奏,大家一时都没有什么好主意。

    “唉!没想到我们已经努力到这种地步,还是没有让大局完全摆脱困境,现在的情况不好办啊!”廖耀湘感慨道。

    戴安澜道:“日军的实力领先我们,不仅仅是装备啊!”

    彭小文一边思考一边说道:“现在按照我们的兵力部署分析,兰封方向我们是鞭长莫及,首先是要打乱山下奉文的节奏,确保鱼台和羊山的战局不发生纰漏,这个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保证的情况下,我们要竭尽所能策应兰封战场。”

    大家看着彭小文,没有说话,以南京荣誉师,在鱼台和羊山,几乎是独立对抗日军两个半师团,在这种情况下自保尚且困难,还要策应兰封战场,谈何容易!

    彭小文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