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妖刀
字体: 16 + -

第十六节 文火炖汤

    (一)

    全世界的媒体对于台儿庄大捷都进行了高度关注。( 起笔屋最快更新)

    美国舆论发表评论,称台儿庄大捷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失败。”

    英国路透社报道:“英国军事当局对中国津浦路之战局极为关注,最初中国军队获胜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确信,但现在已经证明日军溃败确为事实,英国人心里,渐渐转变,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来到台儿庄,拍摄了大量照片。

    荷兰著名摄影师尤里斯伊文思来到台儿庄,以实战为背景拍摄了著名战地纪录片《四万万人民》。

    胜利是胜利者的陷阱,台儿庄的胜利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尤其是英国美国等媒体开始关注,蒋介石立刻认为中国很快就能得到大量的援助,孔祥熙认为,现在日本的经济负担军费已经达到极限,再打下去日本很快就要崩溃!

    (二)

    日军方面对于台儿庄战役也在“整肃”,日军认为是极大的耻辱,可以说是继长江北岸的和县惨败之后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功过分明地讲,山崎大佐对于此次突围贡献巨大,冈村宁次和东条英机向日军大本营的报告中,指出山崎大佐进入台儿庄之后,洪山镇日军突围人数1000人,孤山湖突围人数4000人,导致中国军队无法对临沂地区进行攻击,临沂撤退日军人数11000人。

    山崎大佐用他的生命挽救了16000名帝国勇士的生命,包括濑谷旅团长和坂本旅团长。由于山崎纯也大佐的卓越表现,日军追赠山崎纯也大佐为陆军少将。

    与此同时,日军将台儿庄地区十多天的战损比例详细统计,在彭小文到达台儿庄之后,国军的伤亡成倍降低,与彭小文到达台儿庄之前相对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冈村宁次向日军大本营提议,由参谋部和特工部抽调专门的精干力量,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分析和研究如何对付彭小文等国军骁勇善战的将领,现在日军已经把彭小文当成一个重要的敌人!

    专门机构代号“樱花季节”,由冈村宁次亲自负责筹建,机构成员包括甚至将川岛芳子和南造云子列为特别组员,足见对此事的重视。

    山崎大佐的死,对于日本方面来说,是一剂强心针更是一剂清醒的药,让日本开始从骄横变得冷静。

    台儿庄之战,虽然歼灭日军达到了历史上的三倍之多,第10师团已经被彻底废掉了,但是第5师团依旧逃脱了一个半旅团之多。这让日军冷静地认识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无能和不堪一击。

    而且现在华北方面,日军就算第5师团和第10师团不参加徐州会战的后期,第14师团、第20师团、第108师团、第109师团、第16师团、第114师团等6个师团的兵力已经全部到达山东。

    另外还有四个混成旅团、两个重炮旅团、一个独立重炮联队和两个独立山炮联队,以及两个飞行团和连个独立飞行中队!(徐州会战后期日军真实兵力)。

    现在华南方面的中国派遣军正在猛烈攻打蚌埠,东条英机和冈村宁次那里也有六个整编师团、一个整编旅团和两个飞行支队!

    预计三个月灭亡中国,当时的推断是日本动用全部20个师团同时进攻,而现在,包括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在内,徐州战场上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6个师团之多!是淞沪战场的日军兵力的3倍!

    淞沪战场,日军5个师团对付中国80个师,现在16个师团,再加上津浦线的补给优势,中国要是在徐州死打硬拼,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对付!

    (三)

    如果台儿庄不出现意外,一举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除了杀伤,更重要的能够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现在山崎用一条命换了日军一万六千多人逃脱,并没有彻底摧毁日军的心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第2集团军、庞炳勋的军团和张自忠的军团,这三个西北军为基础的部队,已经几乎全部打残了,再撑下去,根本不现实!

    但是台儿庄大捷之后,根本没有人重视到这种现实,随着“亡国论”的声音被打压,现在“速胜论”又开始冒了出来!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候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国民党的一些元老学究们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地向蒋介石提出“兵贵胜不贵久”的理论,这个就类似于某些现代企业,一开个鸟会,外行领导就说:“一定要有紧迫感,一定要抓紧时间,时不我待,一定要迅速获得胜利!”不知道如何进行合理部署和指挥,只知道给下属施加无谓的压力,都是一个鸟样一个德性!

    人的心态总是有这么样的一个规律,尤其是中国人。比如一个大学生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他的心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在接二连三碰了钉子之后,马上心态巨变,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开始怨天尤人,开始借酒撒疯,开始不再相信自己,开始信神信鬼。再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机遇取得了成绩之后,立即再次蹦极到“无所不能”的状态,而且此时又加上一条,认为自己“时来运转”、“菩萨保佑”、“祖上显灵”,认为自己开始“转运”,始终就在看不清自己的这几个状态中来回地折腾。

    “无所不能”阶段,就像是1894年时候的中国全民呼吁对日作战,不知道实力到底如何还一定要胜利;“一无是处”阶段,就像是后来几十年中的“亡国论”,不知道痛定思痛一味抱怨和谩骂政府无能军队无能这也无能那也无能;而“时来运转”的状态,毫无疑问,这就是当下的“速胜论”!

    只有经过几个反复之后,少数人才能顿悟,才能脚踏实地,知道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因为在那前面三个阶段,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

    蒋介石在武汉发表讲话,高度赞扬了徐州战场战士的英勇善战,他宣布,徐州要成为主战场,在此与日军决战,乘胜追击再接再厉,把日军彻底歼灭,收复江南!收复华北!

    苏联《红星报》文章说:“中国的力量足以肃清国土之内的日寇”。这一看就知道是苏联不想履行诺言出兵增援,但是中国上上下下此时却都陷入了狂热的状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高喊“收复失地”!“收复华北”!

    那架势,恨不得一夜打到东京,灭了日本。

    仔细对照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经历过这几个阶段,看看自己现在到底是在哪个阶段里,之所以太祖伟大,是因为他用《论持久战》终止了国人在“无所不能”、“一无是处”和“时运已至”之间来回的蹦极,不过可惜后来……不说了,你懂的。

    这本世界十大军事论著之一的《论持久战》问世还要再过一段时间,而且并不是这本著作一问世就引起轰动和共鸣,那些国府的高官们以及国军的将领们蹦极累了,才觉得这部书实在是讲的透彻,讲的让人清醒。

    胜利是一种可怕的危机,彭小文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只要是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朝鲜战场往三七线打的那次战役,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战略思想和战场实际相脱离导致的,这个包括我们自己都承认。

    (四)

    持久作战的理论,最初在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之前,蒋百里先生就有过这个方面的推断,但是蒋百里的理论是在是无法挡住“亡国论”的汹涌,而且“理性派”在乱世中是最难立足的,愤青们骂你,说你距离右翼距离汉奸距离卖国贼还有一厘米,那些汉奸也骂你,说你只谈理论净玩虚的。

    太祖人家那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是“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是“理论指导胜利”!人的眼睛虽然明亮,也就是能够看清楚面前的几步路而已。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不必争论,首先顺势而为,心中有道,眼中有势,手中有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州战场包括蚌埠的淮河防线,此时国军总共有29个师,20万人,按照最初的战略构想,是坚持三个月,重创日军之后撤退到武汉附近沿平汉线防御,但是现在蒋介石命令调整作战部署,拒绝了李宗仁关于逐次抵抗向武汉方向撤退休整,依托平汉线作战的请求。

    国军的建制仍然是29个师,可是看看台儿庄战役之后国军真正的损失!庞炳勋军团15000人还剩下800,这还是一个军团吗?虽然保留着军团建制。

    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会战中就已经打掉七成了,如果不是彭小文到来,他们历史上的命运更加悲惨,现在不给休整的机会,蒋介石让白崇禧把第2集团军调到大运河的东岸,命令他们再撑一个月,这是要把西北军最后一点种子也打光啊!孙连仲已经无比悲哀。

    彭小文知道,第2集团军在历史上的命运也是这样,台儿庄作战之后未得到休整,最后在徐州会战的后期后路被日军切断,整个部队被打的七零八散,孙连仲还是蒋介石亲自从汉口派了一架飞机接了回去,不然连孙连仲都难免一死!

    40个师的国军匆匆向战场赶来,他们的心态此刻无比放松,长城也好,太原也罢,淞沪会战还有南京会战,那是没有让我们这些部队去!我们要是去了,日本鬼子早就怂了!

    彭小文?很能打吗?几乎一路都是败仗。到了徐州,十几万人打小日本两万多残兵还没全歼,也就是中上水平吧!

    人家说骄兵必败,现在可好,胜利还没看到,骄傲自满已经有了,眼睛已经长到头顶上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古老,但是那5000年的文化却掩盖不住一个事实,这个最古老的民族,心态最不成熟,不光是1937年不成熟,实际上现在都是。

    (五)

    彭小文想不明白,但是他有个神仙一般的师爷,这个事情张师爷听了彭小文在电话里的叙述,告诉他说:“对汤恩伯的报复,当然不能是匹夫之怒,带兵去打他等同制造内乱,找他讲理抓着他打一顿那跟骂街有什么区别,就算是军法处办下来,也不过就是不了了之,真要是枪毙他老蒋又舍不得,这些东西,你都要考虑进去!”

    彭小文遗憾地问道:“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万虎兄弟不是白死了吗?”

    张师爷道:“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然以后你的弟兄们谁还会跟着你混啊!但是一定要听我的,不能由着你的性子,秦川和郭啸天那里我去安抚,我立刻就派人去查,看万虎在老家有没有什么亲人,尽快接到咱们基地来,这个事情办好,弟兄们那里的怒气就平息下去一半,接下来你那边就是怎么收拾汤恩伯了!”

    彭小文说道:“行,张师爷,这个事情我听你的,之所以憋屈,就是因为国仇未报,现在去弄死他会坏了大事,但是不收拾他一下,我这心里怎么都缓不过来这口气!”

    张师爷嘱咐道:“不要为了报复而报复,不要为了内斗而内斗!狗咬了人一口,人总不能再跑过去咬狗一口!对于汤恩伯来说,趁着这个机会用他来给你当个垫脚石!他薄情寡义,你就表现出肝胆相照,他残暴冷酷,你就表现出温良敦厚!在老蒋那里,不要说他的坏话,让老蒋自己看到这些。让他汤恩伯为他的行为被所有人孤立,让他知道什么叫众叛亲离,这是对他最大的报复!也是对万虎兄弟最大的安慰!”

    张师爷口述了一整套办法,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火候怎么把握,彭小文听着就挺解气,狗肉汤,就是要用我这把文火慢慢炖!

    (六)

    彭小文在台儿庄战役之后的第一份报告,不是控诉汤恩伯,而是请求由南京荣誉师接替第2集团军,担负徐州会战后期的战斗,让孙连仲带着部队去信阳休整,双方交换防区。

    这个报告打上去,孙连仲以及第2集团军的军师长们都是无比感动,这样的队伍才是友军!这样的人才叫兄弟!与汤恩伯的仇,那个是私仇!与小日本的仇,那是国仇!彭小文不光是快意恩仇,他也能以大局为重,这才是男人!

    再想想那个见死不救的汤恩伯,他娘的,人品啊!

    本来是全军将士听到不得休整的命令都垂头丧气,现在彭小文主动要求和他们换防,这些军师长们被激发了斗志,不走了!跟彭小文的南京荣誉师一起战斗,要死咱们弟兄们死在一起!能跟彭小文一起出生入死,值!

    投桃报李,孙连仲做出部署建议,第2集团军伤员先安置到信阳方向,由彭小文在信阳留守的彭钢进行接洽,其余士兵和彭小文的部队并肩作战,其中剩下不足一半的池峰城第31师,在后续作战中划归彭小文指挥。

    池峰城自然没有任何异议,这些兄弟的命,是人家南京荣誉师拿自己的命换的,咱们西北汉子讲的是义气,人家拿血肉拿生命跟咱们处,咱们自然也要对得起他们!刀山火海又如何,兄弟肩并肩一起闯过去!

    万虎兄弟,你的鲜血擦亮了中国人的眼睛,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大爱大恨,他们知道什么是同胞兄弟,万虎兄弟在天有灵,也可以瞑目了!

    张师爷说了,只要这一步走好,接下来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操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彭小文的好他汤恩伯的坏,有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替你去树口碑!

    (七)

    新闻发布会那是对付记者的,现在“文火到底怎么炖烂狗肉汤”大家都在猜测,而且大家可不是隔岸观火,对于汤恩伯来说,可还真不能叫落井下石,因为他还没掉进井里,就已经快被大家用口水给淹死了。

    一边是南京荣誉师和第2集团军紧密团结,另一边却是第20军团汤恩伯众叛亲离,除了他一直担任军长的第13军,其它三个军的军长在关麟征的带动下全部请求脱离汤恩伯的第20军团序列。

    人心向背,才是最鲜明的对比。有些事情不用直接说,对比着看一看更扎眼!

    关麟征为什么在第20军团里率先反汤恩伯,那先看看他是哪里人,陕西户县人,生性傲岸,冷娃之称,最初是关麟征的专利!

    不过关麟征出身黄埔,中原大战中和冯玉祥的西北军以及阎锡山的晋绥军都是大打出手,要说单单是因为关麟征和宋万虎是同乡,逻辑上说不过去。

    那就再看看关麟征的履历,东征陈炯明的时候就是何应钦教导团里的见习排长,1927年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属补充第七团团长。第二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候对关麟征说什么知道不,老蒋告诉关麟征说:“告诉黄埔的同学,何应钦反叛了我,娘希匹,你们去当土匪,我当土匪头子。”关麟征立即联络黄埔同学迎蒋复职,就此奠定了他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那一年关麟征24岁,跟彭小文现在一个年纪。

    1930年冯玉祥反蒋,蒋介石坐阵商丘指挥,被阎锡山和冯玉祥的联军包围,关麟征手头只有一个警卫排30个人,他命令士兵钻进青纱帐分散射击,冯阎联军以为遇到了埋伏未敢冒进,终于保住蒋介石脱险,那一年关麟征不过26岁。

    1931年关麟征已经是第四师第十一旅的少将旅长,在河北北部的讨伐作战中,奔袭南宫县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刘桂棠部队下属的一个旅,关旅伤亡仅为30多人,此后关麟征的第四师第十一旅被称为“千里驹”。

    再看关麟征带出来多少猛将,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戴安澜、张耀明皆一时之名将,全都出自关麟征的“麾下”。

    “有十个这样的部队,革命军天下无敌!”蒋介石第一个这么评价的人不是张灵甫,是关麟征。

    摆摆这个资历,让关麟征在汤恩伯手下混?没睡醒呢吧!

    关麟征的电话也是直接打到蒋介石那里的,而且说话丝毫不外气,张嘴就嚷道:“校长,他汤克勤是什么东西!这种事情都做的出来,您可不能被他给蒙蔽了!”

    关麟征在蒋介石的眼里自然是有分量的,关麟征都不满汤恩伯了,那说明汤恩伯也的确过分了。蒋介石一边训斥让关麟征顾全大局,一面疑惑道:“雨东,你怎么也掺和进来闹起来了,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关麟征道:“在兰陵镇跟戴安澜旅协同作战的就是廖耀湘的第108旅,仗打到关键时刻出了那种事情,戴安澜跟我说,最后廖耀湘知道了彭小文气的吐血,那都是忍着怒在指挥,亏得彭小文他们几个抱的住火,要是我,我能把汤恩伯给撕碎了!”

    蒋介石道:“雨东!够了,越说越过分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你又不是不懂,大敌当前,团结第一,稳定军心,明白吗?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关麟征道:“校长,道理我都懂,但是这个事情要是不处理汤恩伯,哪怕处理的不够重,军心都更不稳定!”

    蒋介石倍感头疼,他冲着关麟征说道:“行了!就差你再煽风点火了!”

    关麟征停顿了一下,说道:“校长,对不起,我失态了,我提个建议,彭小文丢了一个副旅长,折损了一个营,我这边把戴安澜调过去给他当副旅长,让覃异之副师长再回去当旅长,从第73旅里补充一个营给彭小文,给他点实际的好处弥补一下,也让人家心里好受点,不然可是真的不好安抚啊!”

    蒋介石心里挺舒服,这关麟征想的的确周到,汤恩伯个混蛋,光想着给我打电话,怎么就没想着给彭小文点实惠的补偿让他平衡平衡!戴安澜虽然说过去只是副旅长,但是彭小文那个旅,可是抵得上人家一个整编师的兵力!

    关麟征自然是知道蒋介石的心思,本来就不服汤恩伯,加上宋万虎又是老乡,戴安澜跟廖耀湘的协同作战,伤亡控制的很低,一个是彭小文这边危难时刻出手相助,一个是汤恩伯那里为了自保不惜背后捅刀子,现在不站出来挺彭小文,让人家怎么看我关麟征!得罪汤恩伯?本来老子就看他不顺眼,他算个什么鬼东西!

    千万别说我关某人是借着人家彭小文这个事对汤恩伯落井下石是为了自己占便宜,宋万虎兄弟和那个营不是牺牲了吗?我从我的部队里安排一个能打的戴安澜和一个营的老兵去彭小文那里,这么一来不人家彭小文记得我关某人的情分,而且这完全不是帮汤恩伯,而是帮蒋校长平事,大敌当前,稳定第一,要平衡要弥补那是要动真格的。

    要稳定就要平衡,关麟征这边自然蒋介石也是要平衡的,很快任命下达,关麟征被任命为第32军团的司令,暂时还是带着他的第52军,徐州会战后扩编为两个军四个师。再下一步那就是升任集团军军长,出去一员大将和一个营,换回来至少一个军两个师的番号和兵力,关麟征自然也没有吃亏。

    (八)

    军方系统由孙连仲和关征麟他们去办,池峰城和戴安澜进入南京荣誉师体系,这样至少保证宋万虎牺牲之后南京荣誉师的战斗力不会减弱。

    第二步就是如何震慑,那些记者在徐州找不到彭小文,都跑到台儿庄来了,而且最早到的就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女记者,那个金发碧眼的洋妞apple,随后到的就是《大公报》的范长江,那可是位厉害角色。

    张师爷吩咐彭小文,一定不要把真实情况透露给记者,那会天下大乱的!不过你可以玩点玄的,汤恩伯越整不明白你要干什么他就越怕你!

    “彭小文私自接待记者?《大公报》的范长江?还有《时代》周刊的一个美国女记者?他说什么了?”蒋介石听到戴笠的报告就头疼,防备彭小文闹事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