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神自在
字体: 16 + -

第一章 常老神仙

    明京近郊的一片土地上,伫立着一片已经被砸掉了窗户,卸掉了门板,断掉了水电的老式建筑。这些老式建筑中原本的居民,已经搬走,这些支撑了数十年,却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和人们居住要求的建筑,不过两三日之间,便会被拆除掉。

    这一日下午,天色半阴不晴,漫天云翳。一个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的年迈老者,穿着一身道袍,带着一个看面相,不过十几岁的年轻道士,在这片等待拆迁的建筑之中,原先的一处院落,一片相对空旷的所在,做起了道场。

    周围则围着一群老老少少的人。一些年轻人,则支起了手机,开始录视频,或者进行直播。做道场这种事情,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都算是比较稀奇的事情。许多年轻人,特别是自小就住在城里的年轻人,对于道士做道场这件事的印象,还停留在各种华夏古老的传奇故事之中。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以及一些中年人,一边看着这院落中,一老一少做道场,一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常老神仙将近十几年都没给人做过道场了吧?如今。算算年纪,这老神仙有九十七八岁了吧?这么大年纪了,怎么改性子了?”

    “老神仙今年九十七岁!这不是赶上拆迁了嘛!把原来他那个小道观给拆了!这老神仙虽然是个明事理的,不拦着这事儿。可是,即便是神仙,也很难无情。那白素贞修了一千七百多年,还没忘自己的初恋呢!这常老神仙在自己偷着建的小道观里住了几十年,怎么也有几分香火情!”

    “要不然,那个房老板就算是花重金,也请不动这常老神仙!我可听我奶奶说过,当年民国的时候,有个军阀出了十根金条请常老神仙出山,老神仙也没搭理!”

    “王婶儿,常老神仙的人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这事儿你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常老神仙收养的干孙子,也就是他这小徒弟,已经十八岁,上高三了。和我那侄子在一个学校。”

    “听说,这常老神仙对他这个干孙子极好,说是已经立了遗嘱,一旦常老神仙坐化,留下的东西,都是他这干孙子的。不过,这常老神仙一辈子不爱财,就守着这么一处小道观过日子。其实留不下多少东西。”

    “可如今这个世道,在明京这一亩三分地,你要是没钱,谁搭理你啊!连老婆都娶不上!这常老神仙自己能修道一辈子,连老婆都不娶,可他收养的这干孙子,还能修道一辈子,连香火都不留么?”

    “我可听说,为了请这老神仙出山,算日子,做道场,房老板可是花了重金!”说话之间,这个传播着小道消息的大妈,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惹得一众老头老太太惊呼不已。

    “这么多?”

    “乖乖!这老神仙出山一次,顶我家小子在跨国公司干一年多!我家小子还是公司高管,拿年薪呐!”

    几个老头老太太心中一动,端详着那个穿着一身道袍,和老道士一同做道场的年轻人,道:“这孩子真有福气!长的也俊俏!”

    “李婶儿,你侄子不是和这孩子一个学校么?这孩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这孩子的名字好,是常老神仙亲自取的,叫常自在!”

    自一群吃瓜群众的围观,和嘁嘁喳喳的议论之中,那个被几个老太太盯上,揣度,觉得大概能配得上自己孙女的少年常自在,正一丝不苟,熟门熟路的跟着被吃瓜群众称为常老神仙的爷爷常存心,做着这祈福道场中的每一件科仪法亊。

    香案上,轻烟缥缈,一老一少熟极而流的念诵着《三官真经》。

    ——“若诵此经,随力见功。酌水献花,其福自应。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鬼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

    常自在的身量挺拔,如今刚满十八岁,身高就已经一米八出头。容貌说不上帅气,但也自有一股奇特的俊秀。否则,也不会被明京一些眼高于顶的老太太,为自家的孙女相中。再加上比寻常少年多受了一份道家典籍的熏陶,气质中更多了几分其他少年没有的出尘之气。

    常自在穿了十几年的道袍,到如今,这一身道袍穿在常自在身上,更显得妥帖。完全没有专门吃这碗饭的江湖骗子们,那种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的戏精感。

    这一老一少,一个满脸皱纹,沟壑纵横,精神矍铄。一个满面的胶原蛋白,皮肤细嫩,少年意气,容颜俊秀。爷孙两人穿着道袍,一同做科仪法亊之时,还真有几分“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意味。

    在这一老一少熟极而流的念诵中,两股不同的声音,一个苍老,一个清新,居然就那么合而为一,仿佛阴阳轮转相生。这种交织,在无形之中,竟让那些围观的吃瓜群众,真的感应到一种大道苍凉之感。

    似乎这种念诵,真的能够让人在这浩大的时空,与人世轮转之中,偷得一丝运势和生机。天地之大,于念诵之中隐约可见,让人很难不新生敬畏。

    世人都晓神仙好,却没有人见过神仙的庐山真面目。可这念诵经文的声音一起,在烟雾缥缈中,这些围观的吃瓜群众,便不由得心生恍惚——若这世间真有神仙,或许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当此时,一些原本就信仙佛的老头老太太,有几个甚至都拜倒在地,更多的人,虽然不至于如此失态,但也有不少低眉俯首,心中默祷。

    有几个年纪大、阅历广,当年见过老道常存心做道场的人,也不由得暗中嘀咕,这老道十几年不做道场,如今看来,竟是道行更深了!

    即便是一些从来不信神仙,只将神仙作为传说的年轻人,也被这一老一少做的道场所震慑。这才意识到,华夏数千年来,许多人曾经一直笃信的东西,既然能震慑住万千黎民,便自有其道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