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帝国时代
字体: 16 + -

第1章 重生79年

    张国庆默默地收拾着行囊,一副准备出远门的样子。

    身后,传来父亲张自强颇为无奈的声音:“国庆,能不去香江吗?这资本主义的世界,有什么好看的。”

    张国庆扭头看了父亲一眼,道:“爸,你有啥好担心的。资本主义社会怎么了?又不吃人。现在中央不是提倡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这也算是响应号召,出去见见世面,将来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

    张自强看了看儿子,叹了口气,知道下定决心的儿子是怎么也劝不回了。

    奇怪的是,他的心底竟然隐隐有所期待。这时,一股羞耻感涌上心头。

    张自强默默地在心中质问自己,道:难道说,我真如儿子所说的,放不下权利带来的荣耀?

    旋即,他又将这种想法彻底的否定。

    张自强在心中自我安慰道:不,我只是想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所以才不愿挂着顾问的头衔,享受着正局级待遇,就这样熬到退休。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我这好不容易才熬到了人身自由解放,不干出一番名头又怎甘心,怎么对得起错失的十年光阴和那吃过的苦头?

    正这时,儿子张国庆突然喊道:“爸,王叔叔来了!”

    张自强循声望去,就见王爱华提着装着苹果的网兜,阔步走了进来。配着他那张国字脸,膀大腰圆的身材,一米八的个头,分外的虎虎生威。

    王爱华热情地向张自强道:“老领导,今儿我来看你了!”

    张自强佯作见怪,道:“我说爱华,你怎么每次来都带东西。到我这儿,就跟到自家一样。你若下次还带,我可就赶你走了!”

    王爱华笑道:“老领导,这是应该的。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张自强眉头一皱,见责道:“爱华,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不爱听。是组织培养了你,不是我张某人的功劳,你应该感谢组织,好好为大众服务才是。”

    “爸,你怎么又说这话?人家王叔叔好心好意来看你,你却在这儿拿官腔。好意思么你?”

    这时,张国庆端着沏好的茶进来。听到张自强的这一番话,忍不住插嘴道。

    张自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张国庆向王爱华道:“你看这孩子,没大没小的,竟然跟老子这么说话。”

    王爱华顺口安慰道:“老领导,现在的年轻人就这脾气,甭管就是!”

    一旁,张国庆把茶递到跟前,道:“王叔叔,喝茶!”

    说着,又朝张自强翻了个白眼,同时也把茶给递到张自强面前。

    王爱华见怪不怪,笑问道:“国庆,我看你收拾了这么多行李,这是准备出门呢?”

    “是呀!不是和您说过,我打算近期去香江。”张国庆笑着回答道,“正等您的准信呢!王叔叔,我那件事怎么样了?局里同意吗?”

    王爱华看着张国庆关切的样子,略一沉吟道:“经组织讨论,局里原则上同意你的想法。一者你现在作为返乡知青,现在还处于待业当中。二者这办厂的资金是你自个儿掏,办的厂又属于咱们轻工业局。三者办的这个厂有你父亲也就是咱们局的老书记负责把关,这个局里是完全放心的。最关键的是,你办的这个厂,是为了解决返乡青年的就业问题,是在为政府排忧解难。如今有像你这样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革命好青年,局里当然是举双手赞同你的想法。”

    张国庆谦虚道:“王叔,谬赞了,我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爱华,你别夸他了。被你这一夸,这小子就快尾巴翘上天了。”一旁张自强看不过去,道,“这臭小子我还不了解?你莫看这小子这会儿表现得一副谦逊的模样,心里头早就骄傲得快飞上天了。”

    张国庆被老爹这么一说,不由嗔怪道:“爸,有你这么说儿子的吗?人家都说儿子坑老子,我看你这是老子坑儿子。”

    王爱华哈哈一笑,道:“年轻人嘛,年少得意是在所难免的。”

    笑完,王爱华就转到正题上,问张国庆道:“国庆,你为政府做了这么多贡献。我们也不能什么表示也没有,你看目下办厂有没有什么困难,但凡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我们都可以帮忙。”

    “这怎么好意思!”张国庆客套了一番,道,“王叔叔,别的困难没有,就是资金比较缺。除了我爸以前补发的那一万多快钱工资可以用来办厂,其它的就没有多少了。我也知道局里资金紧张,也不用局里拨钱,只要能帮忙贷上一些钱就成。”

    王爱华一拍板,道:“这个没问题,你高原叔叔就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回头我以局里的名义跟他打声招呼,就冲我和你爸这张脸,贷他个二三十万是不成问题的。”

    这时,张自强在一旁直摆手,道:“多了,办个厂那需要这么多!”

    这话一出,张国庆在旁责怪道:“爸,跟您说了几遍。咱要办的这家同光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属于资金技术密集性企业,资金是多多益善。”

    王爱华不关心办企业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只对这家厂将来的主打业务感兴趣,道:“国庆,叔叔问你。这做数控机床你真有把握?这可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先进科技,国内没有那一家厂有这样的能力,就靠我们这三俩杆枪就能把队伍拉扯起来?”

    张国庆一看王爱华有些退缩的意思,连解释带安慰,道:“王叔叔,这个你不用担心。就像我和你分析的一样,如果把这数控机床产业比喻成一个国家,那么就会有高技术含量的发达城市,也会有低技术含量的偏僻农村。咱们目前要做的就是技术含量偏低的这部分,走的是领袖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由农村逐渐发展壮大,再开始向城市侵袭。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国家的数控机床产业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可硬件基础已经具备,比如各式种类齐全的大中小型机床,以及我们77年就可以生产的8位芯片。可以说,客观上讲发展数控机床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所差的只是软件部分。这次,我到香江去,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给您打个包票,这个软件部分也不是问题。只是现下还要保密,不方便跟您透露,您就只管等我的好消息就成。”

    经过张国庆这么条理清晰的解释,王爱华得到了再次的确认,心渐渐安下来,道:“那我也就不多问,只是你自己要把握好,这次我可把宝押到你身上了。”

    “王叔叔,您放心。”张国庆胸有成竹道,“我就是拼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建立把这数控机床产业建立起来。倒是我们的同光厂不仅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内数控机床产业的开拓先锋,将来我们还要成为国内数控产业的旗帜,为国增光。”

    “好!”王爱华一拍腿,道,“就冲你这份雄心壮志,不管再难我都要支持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张自强在一旁忽地沉吟起来,看了二人一眼,方才道,“你们两个都有雄心壮志,想要追赶国外先进科技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是件大好事,值得表扬的。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虽然老头子我已经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好,不适合过多的参合你们的事了。可我还是要给你们提个醒,少想一步登天的美事,步子大了会扯蛋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走路。既然要走的这条路上,已经有别人走到了前面,想要赶上人家就要多吃苦。别人一天若是走八个钟头,那我们就花十二个钟头,甚是更多的时间来追赶。只有你付出牺牲,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正在兴头上的二人,好似被人泼了一盆凉水。虽然顾及身份,没有当场发作,心中也有些不痛快。

    可待冷静下来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不能光顾着前景美好,忘了脚下的路。黎明前的一刻,是希望即将诞生的一刻,也是最黑暗的一刻。若是把握不好,一个跟头跌下去,希望也会变为绝望。

    虽则有了父亲的告诫,让张国庆知道要谨慎些,别到最后离成功就差一步却倒下,那可就真是抱憾终身了。可是谨慎不代表胆小,作为一个重生者,一个来自21世纪30年代的重生者,有着50年的先知优势,知道未来的大体方向。若还做起事来畏首畏尾,那就殊为可笑,给重生者这个身份丢脸了。

    作为一个来自50年后的特工,想到自己在那个年代的遭遇,一股紧迫感就油然而生。他想要改变,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未来的命运。

    想到自己那所谓的特工身份,张国庆心中一阵阵作呕。什么特工,称之为杀手、屠夫更为合适。若不是被生活逼迫,在那个机器人横行的时代,若不依附那些大势力生存,那他只有沦为任人鱼肉的对象。在未来,机器解放了人的双手。可解放是要付出代价的,它们在解放的同时也取代了人的地位。活得了自由权利的人,因此有了阶级固化的权利,有了贫穷的权利......

    未来,不管你是什么人。高智商的,有钱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只要你不出生在各家统治势力,那么你在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眼里,只不过是或大点或小点的蝼蚁而已。所谓的区别,只是利用价值的大小。

    而他自己,所谓的特工,也只是利用价值大一点而已。

    可是,就是自己想要苟安也不得。技术的进步,不仅是机遇,也是危机。对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来说,脑波传输器的开发,意味着他们可以舍弃人类的躯壳,以机器的身体实现永生。可对于张国庆这样的特工来说,他们这样的打手就分外碍眼,不仅即将失去利用价值,还有着很强的破坏力,又知道自家底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打手还一不小心知道了他们的人类清除计划。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