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纪实录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孤儿院

    对于江南,元谦的感情是深刻的,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他都是在这个城市,工作上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排斥这个城市。离开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普通人,回来时已经成了传说中的修真者,人这一生有很多角色的转换,但他的这次转换也太颠覆。



    元谦对于这座城市最多的感情就是靠近市区的一家孤儿院,他从下就在那里长大,听里面的老师说他几个月的时候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口,那个时候领养条件不是很成熟,孤儿院才刚刚成立,他就成了最早的那批孤儿,慢慢的跟他一起的孩子都被领养走了,最后只剩他,他从下比较独立,加上成绩比较好,一直是孤儿院的骄傲。工作之后,无论工作多忙,他每个星期都会抽时间回去看看,即使这里他熟悉的人,越来越少。



    收齐这些思绪,坐着公交车前往孤儿院,在孤儿院不远处的一家超市门口,元谦下了车,买点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轻车熟路的来到孤儿院门口。



    几十年过去,这个还是那个样子,没什么改变,院长也想重新装修一下,可惜手头的资金有限,孤儿院运行的资金一部分来自政府的补贴还有一部分就是社会上好心人的捐赠,特别是海外的一位华侨多年来一直资助,孤儿院才得以维持。



    孤儿院整体的面积不大,一栋五层的楼房,是孩子门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房子后面有个大院子,这些年那里修建了一些运动器材,供孩子门娱乐用,这样的规模在现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已经很不容易。



    跟看门大爷打个招呼,元谦就走了进去,孩子们看到元谦特别高兴,一窝蜂的从里面跑了出来迎接,显然这群小家伙们很喜欢元谦。



    元谦把买了的零食和玩具给孩子们分了,看到这群孩子元谦多少有点心酸,跑出来的十几个孩子,除了几个健健康康的,其他的孩子不是有残疾就是痴痴傻傻的脑袋不灵光,有个孩子四五岁了还不会说话。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正抱着刚洗过的衣物往外走,看到孩子们中间的元谦,中年女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回来了,谦,听说你又辞职了,怎么回事?现在工作那么难找,一定要慎重,不能孩子气。”



    “没事的,李姨,你不用担心。”边说,元谦边上前帮助李姨晒孩子们 衣物,同时把离职的原因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李姨听完后沉默了一会,说道:“的确,这样的公司呆着也没什么前途,公司跟人一样,一定要正直,这样才有前途。”



    跟李姨闲聊一会后,元谦就上楼去了,在二楼最西边的那个办公室是院长的,院长是元谦非常尊敬的一个人,到达门口,元谦轻轻的敲门。



    “进来吧。”里面传来一个雄厚的声音,元谦推门进去,只见一个60多岁的老人坐在靠近窗户的一张办公桌上旁,那种办公桌因为年代久远,吱吱作响,屋里的家具不多,没有一件是新的,大部分都是孩子们用剩的,老人头发已经斑白,国字脸双眼炯炯有神,欣慰的是身体还算硬朗。



    “苏院长,最近身体怎么样。”元谦说罢,坐在旁边的一张旧沙发上,这里的一切他都很熟悉。



    “原来是元谦,听说你小子又跟单位的领导干架了,你也不小了,脾气还是那么暴躁,不过我相信你虽然鲁莽,心思还是缜密的,一定事出有因吧。”苏院长头也不抬,看着桌上孩子的身体情况表,说道。



    元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苏院长听后,停下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看着这个自己从下看到大的孩子,感慨万千:“你是我带过的孩子中,最优秀的,你的任何决定我都支持,我的年龄也不小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哪天突然死了,这个孤儿院该怎么办?孤儿院的情况你也知道,现在物价上涨,运转越来越困难,社会上的捐赠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还是抵不住开销,你从小就聪明,这样的困境如何才能走出,说说你的意见。”



    在元谦的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这座孤儿院,修道者讲究因故循环,时间已久,孤儿院的事情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成为元谦的心魔,这一点元谦一开始就知道,牵挂有的时候就是一种负担,以如今元谦的情况,完全可以寻个宝地闭关修炼,追求大道,为什么回到江南市,孤儿院就是最大的理由,他要解决这个心魔,从此一心一意觅长生。



    元谦把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脑中快速的运转,心中有了一定的思路说道:“孤儿院想要持续长久健康的运行下去,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可再生性,简单点就是钱能生钱,这也是很多风投机构在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风险是很巨大的,不适合我们。我觉得实体民生行业还算靠谱,最起码可以保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营销手段到达出其不意的效果,不能够做山吃空。”



    听到元谦的想法,老院子一顿出神,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孤儿院想长久发展必须摆脱当前的困境,寻一条新的出路,老院子面露思索的表情说道:“这个道理我也懂,说一说具体的做法。”



    元谦抬头望望后山说道:“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咱们孤儿院以及后山,归宿权到底是属于谁的,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你个人?”



    老院子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反应过来,回答道:“这有什么不同吧,这片土地很早以前就是我们家的,只不过当时国家还没有物权法之类的东西,只有一张国有土地使用证,再加上我做的是慈善,当地政府还是比较支持,也算是默许了吧。”



    对于老院子的背景,元谦一直都很怀疑,他觉得老院子肯定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从当地政府对他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随后说道:“既然是自己的那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