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佛妖辩 第四十五章 雁塔寺
千层阙。
转眼两日的时间过去了,便是四月初八,佛门的浴佛节。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北印度之时,其时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故而后世佛门弟子、僧众便在佛祖的诞辰之日——四月初八,举行活动,以香水沐浴佛身,有礼佛敬佛之意,同时也祈求佛祖护佑众生。
去年的浴佛节是在洛阳的白马寺举行的,而今年则是落到了长安雁塔寺。
雁塔寺位于长安城的南郊,还是比较偏僻的所在,它在唐国兴建并没有多长时间,不过它的名气却并不小。原因无他,只因为昔年那位远赴天竺求取真经的法师,便是将取回的三藏真经留在了雁塔寺中,并且后来的那位法师也是一直在雁塔寺中坐化圆寂,这也就是雁塔寺出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那位取回三藏真经的法师铜像还静静矗立在雁塔寺外,不过其本人却是已经坐化多年了。
清晨,那辆青色的马车,缓缓地从千层阙离开,一直向南,向着雁塔寺的方向行去,马车内坐着的自然是青华和凤幽白芷三人,坐在车头赶车的自然也就是那位唐国少将军了。
“公子,您为什么不同那位国师大人一起去呢?”
车内,一直沉默不语的白芷问道,一旁的凤幽也听到了这话,抬头看向青华,同样想知道答案。
青华说道:“凡间道佛相争,自有其定数。我们身为外人,能够不参与就尽量不要掺和进去。”
白芷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句,再没有多问,凤幽也没有说话。
似乎是看出两人并未明白,青华补充道:“我们求得的是大道天音,自是应该少参与凡人的争端,以免坠了凡尘,难以自拔。这天下滚滚红尘,终究是过眼云烟,看着便好,切莫动了凡心。”
白芷和凤幽两人脸上同时多了一分严肃,对着青华说道:“是,公子。”
两人再未说话,也许是方才的话太多严肃吧,导致两人此刻都在心中默默地思考。而青华也没有再说话,闭合眼睛假寐。
长安南郊。
马车顺着长安南街一直往南,一直缓慢地行进了两个时辰,才终于达到目的地,呈现在眼前的,早已经没有了林立的商铺,反而只剩下了不远处半山腰上的一座青石广场,广场的上空还有着袅袅的轻烟正在缓缓上升,颇具几分灵气。
青石广场足有三十多丈见方,全部用三尺大的青石铺就,十分的平整,打扫地也极为干净,广场的最中央,是一座四足的方鼎,里面燃烧着数根粗的长香,那袅袅的轻烟正是从那方鼎中散发出来的,直上云霄。
而在大厅的后方不远处,则是矗立着一座青铜巨像,足足有三丈多高,比起正常的人要高出太多。只见那座青铜巨像一手竖立拇指挂着一串念珠,一手持着降魔禅杖,目光注视着前方,脚下的步伐正在向着远方行走,虽然缓慢,却异常坚定。
这青铜巨像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去天竺取回三藏真经的那位法师,而这位法师的法号也正是三藏。
而在三藏法师的身后,则是青石台阶,一阶阶向着山上延伸,台阶的拐角处,还不是能够看到一些凉亭,应该是供行脚的人中途休息之用。
青华等人站在山脚,向着山上望去,青石台阶一阶阶,一直到山顶,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大殿,以及围绕着那座大殿兴建的诸多的房屋建筑,想来那儿应该才算是雁塔寺。
此刻,不论是山脚下,还是半山腰上的青石广场,亦或是通往山顶的青石台阶上,都可以望见不少的僧侣以及大量的信徒行人,应该都是奔着浴佛节而来的。
青华对着身边的秦怀玉说道:“怀玉,你找个地方把马车安置好,我们一起去山上看看。”
佛门如此的盛世,是很难得的事情,而他们难得出来一趟,自然是应该好好看看,他自然也能够看出秦怀玉眼中的渴望,自然也就不会将其一个人留在山脚下而自己一行人独自上去。
秦怀玉微微一礼,道:“是”,便是牵着马儿往一边走去,片刻之后便是返了回来。
于是一行四人,便是一步步山脚向上爬去,期间虽然能够听到青华的一声声咳嗽的声音,不过他的脚步却是并没有多少停留,脸色虽然依然苍白,却是并没有表现出气喘的样子。
半个时辰后,四人便是到达了半山腰上的青石广场上,和他们一起上来的信徒行人都去拿了三柱清香插入了广场中央的方鼎中了,不过四人却是没有一人去做那样的事情。
虽然他们是来看看这样的节日,不过终究只是前来凑凑热闹而已,自然不会参拜祭祀佛门体系里的仙神,上柱香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参与。
青华三人不会如此,秦怀玉也不会。若是以前他或许会点三柱香算是入乡随俗,不过既然他现在进入了千层阙,自然需要按照千层阙的意思来做事,这一点他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青华上了广场之后,并没有多少停留,而是直接站在了那座巨大的青铜巨像的对面,抬起眼睛看着眼前这位三藏法师。
抬头望着这位三藏法师,他的脸上虽然布满了风霜,却也同样的写满了坚定,那是一种不见真经不回头的一往无前,青华可以想象当年这位法师心中普土众生的宏图大愿。
不过,不管曾经他心中愿望多么的美好,如今他都已经作了古,而众生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众生,不过却依然存在,依然在尘世中,苦苦挣扎也罢,灯红酒绿也罢,终究是和这位法师没有了什么关系。
一人一像站在那里,颇有种彼此对视的感觉,路过的信徒行人虽然感觉奇怪,不过却也没有人主动上来说什么,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那些文人墨客也曾经来过这里对着巨像发呆,所以众人似乎也是见怪不怪了。
众人对着那座巨像点了点头,便是通过巨像身后的台阶,向着山顶行去。
转眼两日的时间过去了,便是四月初八,佛门的浴佛节。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北印度之时,其时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故而后世佛门弟子、僧众便在佛祖的诞辰之日——四月初八,举行活动,以香水沐浴佛身,有礼佛敬佛之意,同时也祈求佛祖护佑众生。
去年的浴佛节是在洛阳的白马寺举行的,而今年则是落到了长安雁塔寺。
雁塔寺位于长安城的南郊,还是比较偏僻的所在,它在唐国兴建并没有多长时间,不过它的名气却并不小。原因无他,只因为昔年那位远赴天竺求取真经的法师,便是将取回的三藏真经留在了雁塔寺中,并且后来的那位法师也是一直在雁塔寺中坐化圆寂,这也就是雁塔寺出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那位取回三藏真经的法师铜像还静静矗立在雁塔寺外,不过其本人却是已经坐化多年了。
清晨,那辆青色的马车,缓缓地从千层阙离开,一直向南,向着雁塔寺的方向行去,马车内坐着的自然是青华和凤幽白芷三人,坐在车头赶车的自然也就是那位唐国少将军了。
“公子,您为什么不同那位国师大人一起去呢?”
车内,一直沉默不语的白芷问道,一旁的凤幽也听到了这话,抬头看向青华,同样想知道答案。
青华说道:“凡间道佛相争,自有其定数。我们身为外人,能够不参与就尽量不要掺和进去。”
白芷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句,再没有多问,凤幽也没有说话。
似乎是看出两人并未明白,青华补充道:“我们求得的是大道天音,自是应该少参与凡人的争端,以免坠了凡尘,难以自拔。这天下滚滚红尘,终究是过眼云烟,看着便好,切莫动了凡心。”
白芷和凤幽两人脸上同时多了一分严肃,对着青华说道:“是,公子。”
两人再未说话,也许是方才的话太多严肃吧,导致两人此刻都在心中默默地思考。而青华也没有再说话,闭合眼睛假寐。
长安南郊。
马车顺着长安南街一直往南,一直缓慢地行进了两个时辰,才终于达到目的地,呈现在眼前的,早已经没有了林立的商铺,反而只剩下了不远处半山腰上的一座青石广场,广场的上空还有着袅袅的轻烟正在缓缓上升,颇具几分灵气。
青石广场足有三十多丈见方,全部用三尺大的青石铺就,十分的平整,打扫地也极为干净,广场的最中央,是一座四足的方鼎,里面燃烧着数根粗的长香,那袅袅的轻烟正是从那方鼎中散发出来的,直上云霄。
而在大厅的后方不远处,则是矗立着一座青铜巨像,足足有三丈多高,比起正常的人要高出太多。只见那座青铜巨像一手竖立拇指挂着一串念珠,一手持着降魔禅杖,目光注视着前方,脚下的步伐正在向着远方行走,虽然缓慢,却异常坚定。
这青铜巨像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去天竺取回三藏真经的那位法师,而这位法师的法号也正是三藏。
而在三藏法师的身后,则是青石台阶,一阶阶向着山上延伸,台阶的拐角处,还不是能够看到一些凉亭,应该是供行脚的人中途休息之用。
青华等人站在山脚,向着山上望去,青石台阶一阶阶,一直到山顶,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大殿,以及围绕着那座大殿兴建的诸多的房屋建筑,想来那儿应该才算是雁塔寺。
此刻,不论是山脚下,还是半山腰上的青石广场,亦或是通往山顶的青石台阶上,都可以望见不少的僧侣以及大量的信徒行人,应该都是奔着浴佛节而来的。
青华对着身边的秦怀玉说道:“怀玉,你找个地方把马车安置好,我们一起去山上看看。”
佛门如此的盛世,是很难得的事情,而他们难得出来一趟,自然是应该好好看看,他自然也能够看出秦怀玉眼中的渴望,自然也就不会将其一个人留在山脚下而自己一行人独自上去。
秦怀玉微微一礼,道:“是”,便是牵着马儿往一边走去,片刻之后便是返了回来。
于是一行四人,便是一步步山脚向上爬去,期间虽然能够听到青华的一声声咳嗽的声音,不过他的脚步却是并没有多少停留,脸色虽然依然苍白,却是并没有表现出气喘的样子。
半个时辰后,四人便是到达了半山腰上的青石广场上,和他们一起上来的信徒行人都去拿了三柱清香插入了广场中央的方鼎中了,不过四人却是没有一人去做那样的事情。
虽然他们是来看看这样的节日,不过终究只是前来凑凑热闹而已,自然不会参拜祭祀佛门体系里的仙神,上柱香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参与。
青华三人不会如此,秦怀玉也不会。若是以前他或许会点三柱香算是入乡随俗,不过既然他现在进入了千层阙,自然需要按照千层阙的意思来做事,这一点他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青华上了广场之后,并没有多少停留,而是直接站在了那座巨大的青铜巨像的对面,抬起眼睛看着眼前这位三藏法师。
抬头望着这位三藏法师,他的脸上虽然布满了风霜,却也同样的写满了坚定,那是一种不见真经不回头的一往无前,青华可以想象当年这位法师心中普土众生的宏图大愿。
不过,不管曾经他心中愿望多么的美好,如今他都已经作了古,而众生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众生,不过却依然存在,依然在尘世中,苦苦挣扎也罢,灯红酒绿也罢,终究是和这位法师没有了什么关系。
一人一像站在那里,颇有种彼此对视的感觉,路过的信徒行人虽然感觉奇怪,不过却也没有人主动上来说什么,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那些文人墨客也曾经来过这里对着巨像发呆,所以众人似乎也是见怪不怪了。
众人对着那座巨像点了点头,便是通过巨像身后的台阶,向着山顶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