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相学上的其他特征也会体现出一个男人是否重情重义:比如男人的耳廓内向而厚;男人的唇厚齿齐;男人的中指正直不偏;男人的坐相是坐必正襟;男人的感情线智慧线长同时深刻且略弯曲;男人说话时不是爱闭眼睛;而且男人微笑时不是眉眼不动,那么,这些特征,面相学上也以为这样的男人就是地地道道的重情重义之人。
当然关欣也相信,世间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存在的。比如宋建华,关欣仔细的观察过他,基本都符合重情重义的男人标准。可是他真的重情重义吗?而眼前的徐孝义也基本符合这种标准,她能够值得自己完全信赖吗?
关欣正在心里琢磨,计锋道,“老徐,你也有好几年没跟关彤论道了吧?”
徐孝义道,“嗯,有几年了,关彤这几年风声水起,公司还在香港上市,老徐是比不了啊!”
关欣望望他,不知他是感叹还是讥讽。
徐孝义又道,“我说这话,完全没有讽刺的意味,我只能说,作为商人,关彤是成功的,但是在中国,仅仅懂经营还是不够的。人生就是这样,有时从顶峰跌落谷底,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我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对起起落落的局面早已不觉为奇,司空见惯。不论是志得意满还是备受煎熬,在顺境还是逆境,我始终坚持着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孤独的,但这孤独却是必须的,这种孤独更多的是体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当所有人都怀疑你的选择,你就需要有自信去坚持自己,哪怕孤独。我也很能理解关彤后来为什么从股票、股权投资向实业发展,由纵向往横向发展,大概也是不喜欢这样的孤独吧。他想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徐孝义说的这些倒是关欣从没想过的,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如何去转型,如何去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还真是一件难以两全其美的事。
她由此想到李易汉,他在华山之巅究竟是想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关欣不得而知,难道他也是为了释放这样的内心孤独吗?
再比如齐方志,他看似大智若愚,高深莫测,却仍然难以承载自己内心的挣扎?
又比如这憨态可掬的徐孝义,确实是人不可貌相,谁能想到这弥勒佛一般的人物,竟也是令资本江湖闻之色变的重量级人物,而他平时又是如何释放心中的纠结和压迫呢?
“徐伯伯,早知道您有心帮忙,我应该去您那里登门拜访。”关欣仍在客气着。
徐孝义笑道,“你如果想找我,还不一定能联系的上。我这个人不爱热闹,闲云野鹤,但这次计老板找到我,要我为老朋友的宝贝女儿助一臂之力。若是旁人,我还真是要拒绝的,可是关彤家的事,我不得不管。记得去年清明,他去看望付老师,很想跟我聊聊,说中午喝一杯,我因为有事,赶着离开了,他问我何时相见,我说若有缘自会相见。这次我也是偶然与计总联系,他谈起了你们家的事,我就说正好最近闲来无事,不如我们就出点钱,大家权当看个热闹。”
关欣又转向了计锋,“那这次还是要感谢计锋叔叔了。”
计锋也是一笑,“我跟老徐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他是大金主,不但你有求于他,也是我的财神爷啊。”
计锋说的也是事实,他们家是做实业的,有时难免资金困难,需要融资,计家过去也跟关彤合作过,但是后来泰和的战线拉得过长,资金面也有些紧张,所以他们才把视野转向省外。
计锋也是通过朋友,好不容易才联系到徐孝义。但是徐孝义听说之后,没有拒绝,双方由此开始了合作。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徐孝义做人做事,为的是求财,讲的是缘分,我敬重计老爷子的为人。所以计总通过朋友找到我,我没有二话,因为我信任他们。”
计锋微笑着,也在心里感叹,一个人的名声多重要啊!有时候真的就能让一家人绝处逢生。而且这种美好的名声可以传递给自己的后代,让他们也能受益。
徐孝义望着关欣,“我之所以答应帮你,是因为关彤曾经帮过我,我这个人有恩不忘,而且……”说着,他叹息一声,“当年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们就互为欣赏,我一直觉得关彤行事谨慎,做人做事都会留有余地,谁知最后还是弄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关欣道,“好在我父亲还很看得开,现在每天读书、画画,仿佛这样的生活正是他想要的。”
“那他以后怎么想的,就真的放心把偌大的泰和投资交给你一个女孩子啊?”徐孝义说的是心里话,其实计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关欣面前直接说这样的话还是显得略微不妥。
关欣倒没在意,“我上次去跟父亲商量了一下,他对功名利禄已经心灰意冷,很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假如这次我们能夺回泰和投资的控制权,我会对泰和进行大面积换血,全方位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我知道父亲在泰和的后期也有些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其他的中小股东和投资人也会有些意见。大家不能群策群力,所以董事会的很多战略方向才会出现判断失误。我想重新让公司的股东会回到正轨,拥有监督、制约董事会的权利,再改进管理方式,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将决策和管理完全分开。在适当放权和激励机制的有效保证下,使职业经理人团队更加稳定,更加高效。”
关欣所说的,也正是徐孝义和计锋所担心的,他们入股出资,全力以赴,图的是泰和的长远发展,是长期的股息回报,至少是对公司决策的参与权。
关欣这样的想法,确实也让他们眼前一亮。
关彤这一代企业家,从初创到壮大,靠的是强势手腕,公司的统一性和执行力。其中,低管理成本、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应变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些优点开始的时候特别明显,使得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易于立足。但是在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时期,本身的某些劣势就逐渐显现,阻碍了发展的脚步。
关欣曾经考虑过这些问题,父亲重情重义,这些年来,跟随他打过江山的老臣很多都身居高位。即使有一部分已经被宋建华换掉了,剩下的一部分仍然会让宋建华在公司的决策执行方面头疼不已。而父亲在后期,因为有这些心腹嫡系的支持,管理专制,决策随意性强,在用人上也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时候企业往往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这样就会让不懂企业管理的人走上领导岗位,降低企业的管理水平。任人唯亲的后果使特殊人物把持关键岗位后,规章制度不起作用,关系代替制度使制度如一张废纸。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合理分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是家长式管理,个人思想和阅历终究还是有限的,即使像关彤这样能力超群,骁勇善战的创业者,也再难以将企业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对于泰和投资的未来关欣做过深入的思考,而且她也觉得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虽是大势所趋,但在一定时期内,不等于完全取消家族企业制度。在过渡时间内,两者可以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她把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的说给徐孝义和计锋,同时仍然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两个人频频点头,也终于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新人亮相,多多关照,多多指教,帮忙转发,万分感谢!
(本章完)
当然关欣也相信,世间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存在的。比如宋建华,关欣仔细的观察过他,基本都符合重情重义的男人标准。可是他真的重情重义吗?而眼前的徐孝义也基本符合这种标准,她能够值得自己完全信赖吗?
关欣正在心里琢磨,计锋道,“老徐,你也有好几年没跟关彤论道了吧?”
徐孝义道,“嗯,有几年了,关彤这几年风声水起,公司还在香港上市,老徐是比不了啊!”
关欣望望他,不知他是感叹还是讥讽。
徐孝义又道,“我说这话,完全没有讽刺的意味,我只能说,作为商人,关彤是成功的,但是在中国,仅仅懂经营还是不够的。人生就是这样,有时从顶峰跌落谷底,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我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对起起落落的局面早已不觉为奇,司空见惯。不论是志得意满还是备受煎熬,在顺境还是逆境,我始终坚持着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孤独的,但这孤独却是必须的,这种孤独更多的是体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当所有人都怀疑你的选择,你就需要有自信去坚持自己,哪怕孤独。我也很能理解关彤后来为什么从股票、股权投资向实业发展,由纵向往横向发展,大概也是不喜欢这样的孤独吧。他想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徐孝义说的这些倒是关欣从没想过的,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如何去转型,如何去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还真是一件难以两全其美的事。
她由此想到李易汉,他在华山之巅究竟是想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关欣不得而知,难道他也是为了释放这样的内心孤独吗?
再比如齐方志,他看似大智若愚,高深莫测,却仍然难以承载自己内心的挣扎?
又比如这憨态可掬的徐孝义,确实是人不可貌相,谁能想到这弥勒佛一般的人物,竟也是令资本江湖闻之色变的重量级人物,而他平时又是如何释放心中的纠结和压迫呢?
“徐伯伯,早知道您有心帮忙,我应该去您那里登门拜访。”关欣仍在客气着。
徐孝义笑道,“你如果想找我,还不一定能联系的上。我这个人不爱热闹,闲云野鹤,但这次计老板找到我,要我为老朋友的宝贝女儿助一臂之力。若是旁人,我还真是要拒绝的,可是关彤家的事,我不得不管。记得去年清明,他去看望付老师,很想跟我聊聊,说中午喝一杯,我因为有事,赶着离开了,他问我何时相见,我说若有缘自会相见。这次我也是偶然与计总联系,他谈起了你们家的事,我就说正好最近闲来无事,不如我们就出点钱,大家权当看个热闹。”
关欣又转向了计锋,“那这次还是要感谢计锋叔叔了。”
计锋也是一笑,“我跟老徐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他是大金主,不但你有求于他,也是我的财神爷啊。”
计锋说的也是事实,他们家是做实业的,有时难免资金困难,需要融资,计家过去也跟关彤合作过,但是后来泰和的战线拉得过长,资金面也有些紧张,所以他们才把视野转向省外。
计锋也是通过朋友,好不容易才联系到徐孝义。但是徐孝义听说之后,没有拒绝,双方由此开始了合作。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徐孝义做人做事,为的是求财,讲的是缘分,我敬重计老爷子的为人。所以计总通过朋友找到我,我没有二话,因为我信任他们。”
计锋微笑着,也在心里感叹,一个人的名声多重要啊!有时候真的就能让一家人绝处逢生。而且这种美好的名声可以传递给自己的后代,让他们也能受益。
徐孝义望着关欣,“我之所以答应帮你,是因为关彤曾经帮过我,我这个人有恩不忘,而且……”说着,他叹息一声,“当年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们就互为欣赏,我一直觉得关彤行事谨慎,做人做事都会留有余地,谁知最后还是弄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关欣道,“好在我父亲还很看得开,现在每天读书、画画,仿佛这样的生活正是他想要的。”
“那他以后怎么想的,就真的放心把偌大的泰和投资交给你一个女孩子啊?”徐孝义说的是心里话,其实计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关欣面前直接说这样的话还是显得略微不妥。
关欣倒没在意,“我上次去跟父亲商量了一下,他对功名利禄已经心灰意冷,很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假如这次我们能夺回泰和投资的控制权,我会对泰和进行大面积换血,全方位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我知道父亲在泰和的后期也有些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其他的中小股东和投资人也会有些意见。大家不能群策群力,所以董事会的很多战略方向才会出现判断失误。我想重新让公司的股东会回到正轨,拥有监督、制约董事会的权利,再改进管理方式,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将决策和管理完全分开。在适当放权和激励机制的有效保证下,使职业经理人团队更加稳定,更加高效。”
关欣所说的,也正是徐孝义和计锋所担心的,他们入股出资,全力以赴,图的是泰和的长远发展,是长期的股息回报,至少是对公司决策的参与权。
关欣这样的想法,确实也让他们眼前一亮。
关彤这一代企业家,从初创到壮大,靠的是强势手腕,公司的统一性和执行力。其中,低管理成本、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应变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些优点开始的时候特别明显,使得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易于立足。但是在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时期,本身的某些劣势就逐渐显现,阻碍了发展的脚步。
关欣曾经考虑过这些问题,父亲重情重义,这些年来,跟随他打过江山的老臣很多都身居高位。即使有一部分已经被宋建华换掉了,剩下的一部分仍然会让宋建华在公司的决策执行方面头疼不已。而父亲在后期,因为有这些心腹嫡系的支持,管理专制,决策随意性强,在用人上也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时候企业往往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这样就会让不懂企业管理的人走上领导岗位,降低企业的管理水平。任人唯亲的后果使特殊人物把持关键岗位后,规章制度不起作用,关系代替制度使制度如一张废纸。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合理分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是家长式管理,个人思想和阅历终究还是有限的,即使像关彤这样能力超群,骁勇善战的创业者,也再难以将企业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对于泰和投资的未来关欣做过深入的思考,而且她也觉得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虽是大势所趋,但在一定时期内,不等于完全取消家族企业制度。在过渡时间内,两者可以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她把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的说给徐孝义和计锋,同时仍然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两个人频频点头,也终于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新人亮相,多多关照,多多指教,帮忙转发,万分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