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武天下
字体: 16 + -

第一卷起始 银甲小将

    时间很快,元霸在草原一呆就是五年时间,除了日常军营的训练,元霸也在得空之余练习宇文成都给的槊法,此时他已成长成一个十五岁的年轻将军,在天武王朝,这个年龄已经可以成家立业。

    在四年前,达头可汗趁都蓝可汗身死,西突厥大乱的机会,统一了草原,自封为步迦可汗,天武王朝再次分兵两路,以晋王杨业为西路军主帅、杨素为副帅,以汉王杨谅为东路军主帅,史万岁为副帅,再次出兵二十万进攻西突厥,大败西突厥军,达头可汗败亡以后,处罗可汗成为西突厥最高统治者。在那次战役中,杨元霸第二次夺下步迦可汗的金狼头大旗,被杨业封为仪同,成为天武王朝最年轻的将军。

    随后几年中,杨元霸率领手下和西突厥又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他已累功升为偏将。

    杨元霸也在不断的战争试炼中突破了滞固期,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骨骼和经脉迅速增长,最明显的就是身高已长到六尺三,按照后世的标准,也就是一米八七,肩膀宽阔,四肢修长,鼻梁高挺,常年在草原生活使得原本白皙的脸盘显得有些黝黑,比之前成熟不少,尤其目光如水,炯炯有神,直透人心,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加上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沉默不语,给人一种大气沉稳之感。

    得益于不断的在实战中提升实力,此时他的箭术已经不亚于张须陀,不仅箭术高超,槊法更是如火纯青,他的破天槊打遍草原军中无敌手,连鱼俱罗的刀也在去年败在他的槊下。

    清风习习,又是三月春暖花开时节,元霸想起自己已离京许久,难免会思念家中亲人,也不知姨娘与妞妞过的如何了。

    此时元霸所在的地方称作丰州,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隶属于五原县,是古代边防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此也背靠黄河,境内河网密布,森林茂盛,土地极为肥沃,自古就有边塞江南的美称,自击败西突厥后,天武王朝便内迁近万户军民到此处屯垦戍边,繁衍生息。此时的丰州总管便是鱼俱罗,早年他上书皇帝杨雄,自请五千精兵镇守丰州。并同时修建了大利城,三座坚固城池,作为丰州城的外部防线以做依托,元霸便是其中大利城城主。

    大利城紧靠一座突兀的花岗岩山修建,这座山高约百米,外形颇像突厥的穹帐,所以当地人叫它穹隆山,这座石山四周陡光滑,难以攀爬,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天然的易守难攻的地形。

    大利城均用方石修建,坚固异常,城墙高三丈,呈半月形,周长约十里,可容纳上万人,目前除了一千驻军外,还有从灵州迁移而来的七百余户汉民,他们和士兵们一起,几年来在城外平原上开垦了数百顷土地。

    在这里修建城堡是长孙晟的建议,在河套地区北部修建三座城堡,既可以屯田,也可以招募中原农民来这里耕种,解决军粮问题,西突厥人来侵袭时,则可以躲进城堡进行防御。

    另外,天武军又在黄河边的山崖上修建了二十座烽火台,这样,西突厥大军到来,大利城在百里外便可得到消息。

    “老大,鱼总管请你去玄武堂。”一声叫唤声打断了元霸的思绪。

    当初跟随元霸的斥候这几年都跟着他一起被提拔,杨思恩、刘简、胖鱼、马勺,这四人被提拔为旅帅,尉迟绾和康巴斯出任文职官员,尉迟绾担任仓曹,主管后勤辎重,康巴斯则是记功郎,负责军中文案。

    杨元霸走到走到玄武堂前,这里就是大利城的指挥中枢,由青石砌成,因外形像一只龟壳而得名玄武堂。

    杨元庆走进了大堂,只见大堂中有三人,一人是鱼俱罗,另一人便是长孙晟,在长孙晟身后,还站着一名年轻的小将,大概也就十四五岁,长得丰神俊朗,眉目清秀,身材略比杨元霸矮小半个头,穿一身细银甲,旁边放一把金背弯刀,他显然不是军人,身上盔甲和大刀都不是军队定制,见杨元霸进来,年轻小将好奇地打量杨元霸。

    杨元霸见他的刀是精钢打制,重约四五十斤,而且和鱼俱罗的兵器一样,也是一柄金背虎弯刀,他不由楞了一下,此人是谁?

    杨元霸快步走进大堂,对鱼俱罗单膝跪下行礼,“末将杨元霸,参见鱼总管!”

    鱼俱罗既是杨元霸的顶头上司,又是他的半个师傅,这些年,他们一起在边塞作战,结下深厚的感情,他点点头道:“杨将军,长孙将军可给你带来好消息了。”

    长孙晟呵呵一笑,“朝廷已经批准你们的请求,将大利城扩建为大利县。”

    杨元霸大喜,这其实是他的请求,从前年开始,延州一带连续大旱,不少民众逃到丰州谋生,大利城的人口从三百余户猛增到七百余户,这样城内管理就有吃力了,他便建议鱼俱罗索性向朝廷将大利城申请为县,这样既可以扩大城池,也可以让朝廷派县官来管理,鱼俱罗在去年十月便向朝廷提出正式申请,没想到时隔近半年才批下来。

    他又急问道:“那城墙我想修到五丈高,是否可行?”

    这也是杨元霸所关心的,突厥人已经学会打造攻城器械,三丈高的城墙就有点吃力,他便想修到五丈,可京城城墙也才三丈高,他担心朝廷不准。

    长孙晟沉吟一下道:“军事设施不同民城,不要考虑僭越问题,要因地制宜,这个圣上前几年也说起过,戍城要修建得高大结实,京城城高三丈,咱们修五丈应该没有问题,这个就不用向朝廷禀报。”

    鱼俱罗还有有点担心,他眉头不由一皱,“如果升为县城就不一样了,我就担心朝廷那些言官弹劾。”

    “这个不用担心,上次太子不是亲口答应过吗?反正太子迟早登基,他金口玉言答应过的事情,没有谁敢弹劾。”

    鱼俱罗点点头,太子在四年前确实有过指示,应该问题不大,便放下此事,他又想起了最近听到的一些消息,说独孤皇后去世后,圣上没有了约束,开始沉溺于酒色,尤其喜好女色,不知节制,短短两三年时间,身体便垮掉了,他低声问:“听说圣上的情况不是很好?”

    长孙晟摇了摇头,“是非常不好,已经有术士劝圣上不要去仁寿宫,但圣上不听,我来时听说已经病倒。”

    长孙晟叹了一口气,又强颜笑道:“算了,不说这个,元霸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李靖的徒弟,一心想来边塞游历,李靖便将他塞给我,这次便顺便带他来,他姓苏,名烈,雍州始平县人,他比你好像还小一岁,将来也是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杨元霸随即向他点头微笑道:“原来是苏贤弟,小小年纪居然有兴致来边塞游历,很有志气嘛!”

    这人便是隋唐历史有名的名将苏定方,一生功业彪炳,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若能得此人相助,何愁大业不成?元霸此时内心激动,已有结交之意。

    他本是雍州豪族苏邕之子,自小便师从李靖练武近十年,此时也已突破滞固期,成为一名少年勇猛武士。见杨元霸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却一副老气横秋,夸自己有志气,他心中颇有点不是滋味,不过人家是偏将,而且从军五年,远不是自己能比,他只得抱拳道:“苏烈初来边塞,还请杨将军多多指教!”

    “好说,不会让苏贤弟失望。”

    杨元霸微微一笑,又问长孙晟,“长孙将军这次来丰州,不是犒军那么简单吧!”

    长孙晟笑眯眯道:“我这次是奉旨出使突厥,去探望义成公主,想让你陪我去,没有问题吧!”

    “卑职没有问题.。”

    杨元霸看了一眼鱼俱罗,鱼俱罗笑呵呵道:“既然长孙将军有要求,那你就护卫长孙将军前往。”

    “末将遵命,不知长孙将军何时出发?”

    长孙晟微微笑了起来,“现在就出发!”

    .........

    四年前天武军大败步迦可汗后,随即便扶持突利可汗取代都蓝可汗,成为东方大突厥可汗,并册封他为启民可汗,由于安义公主在建元十九年时死于乱军之中,此次杨雄又选宗室之女,封为义成公主,再次嫁给启民可汗为妻。

    这次长孙晟便是奉杨雄之命,去突厥探望义成公主,同时也要安抚突厥。

    队伍一共由五百人组成,除了杨元霸率三百骑兵护卫外,还有一支百人骆驼队,这是长孙晟在灵州租了一支骆驼队,五百匹骆驼满载着皇帝送给启民可汗的礼物。

    他们行走在漠北草原的大湖盆地区,大湖盆地区位于于都斤山和金山之间,由乌布苏、科布多和扎布汗三个盆地组成,其间大大小小分布着数十个湖泊,于都斤山和金山就像巨人的两条臂膀将数十个湖泊揽在怀中。

    “长孙将军,突厥牙帐应该在额根河畔,在于都斤山以东,我们为何向西走?”

    杨元霸和长孙晟走在队伍最前方,他笑着对长孙晟道:“这边容易遇到西突厥,早知是向这边走,我就多带一点人来。”

    “我是出发前才得到消息,启民可汗在春猎,行营设在扎布汗河。”

    长孙晟回头看了一眼,又低声对杨元霸道:“现在突厥的形势有点复杂,义成公主派人送信到京城,说启民可汗和西突厥私下有往来,圣上担心草原有变,所以派我前来查探情况。”

    杨元霸眉头一皱,“那启民可汗来于都斤山以西春猎,莫非是另有深意?”

    长孙晟点了点头,“我也怀疑是这样,但没有证据,我们也不好带太多军队来,以免启民可汗起疑,我想,至少表面上,大家还是会和和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