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千层塔
字体: 16 + -

第003回 集体班会

    第003回  集体班会



    



    上次说到异常声响,不是别的,而是李认真的短裤撕成两半,中间的线全部胀开,他尴尬地站在人群中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这正是:



    英雄莫要逞强能,短裤变成碎花裙。



    众人掩鼻不敢笑,忽闻一声扑赤声。



    



    以上暂且不表,且说开学第二天,班里举行一个集体班会,主要内容是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另外老师宣布一下班干部名单。大腹便便、头顶光亮的一位长者走进了教室,环顾四周,迈着阔步,走上讲台。“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张大万,这个名字好记,只要记住画家张大千就记住我了。不过,他是画家,我只是一个教师,但是,我们都是艺术工作者。首先,欢迎各位学子来到阳谷师范学院,这里出过著名的诗人、学者,也有书记、市长,实在不行了,也是光荣的人民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一流的大学也有三流的学生,三流的大学也有一流的学生。我希望你们,都成为一流中的上流,上流的名流……”班主任慷慨激昂,唾星乱溅,说到这里,口水流了出来,他用手一擦,继续演讲,“不要象我,不入流!”底下哄堂大笑。



    “大学是个生产车间,能生产出次品,也能生产出极品;大学是个成长阶梯,是学校生活的放大,也是社会生活的缩小;大学是个象牙塔,有的人在塔吊,有的人在塔底。”



    “张老师,应该是塔顶。”底下有人窃窃私语。



    “什么秃顶?你们是表扬张老师有智慧吧!”



    “是塔顶!”一帮同学异口同声地说。



    “对,是塔顶,塔吊那玩艺太危险!”



    张老师不愧是八十年代的硕士研究生,不愧是当过多年班主任的老江湖,不愧是八尺讲台的副教授,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说话张口就来,用不着打草稿。



    “下面,请各位同学作个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大家记得住、忘不了,以后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相互帮助!共同生活在一起叫感情,结下一段友谊叫真情,成就一段姻缘叫爱情。以后就看大家的造化!”



    “我叫任中龙,我出生在干部家庭,就住阳谷市,我喜欢交朋友,大家有困难找我!”一副优越感写在脸上。



    “我叫伍小若,我爸妈是小学老师。我喜欢读书、唱歌。”



    “我叫钱冲,我爸爸是村支书,凡是与体育有关的我都喜欢。”



    “我叫吴光宁,来自农村,我爸是个石匠……”。吴光宁为什么只介绍爸爸,因为妈妈是个哑巴,父亲虽然是个石匠,也是个靠力气吃饭而且手有残疾的人。原来他的爸爸一年冬天上山采石时,炸药炸掉了左手四根手指,这丝毫不影响他爸的手艺。据说,吴光宁上大学前,有个算命的人说他的名字起得不好,吴,无也,啥都没有;光,一所无有;宁,与零同音,三个字都是穷到了极致,他是班里唯一没有带学费报到的人。



    “我叫黄则然,我来自农村,喜欢看武侠小说和文学作品。”



    “我叫易志梅,父母是做生意的。我喜欢旅游和交友。”



    终于有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了。李认真想起了南宋张道恰的《梅岭》,“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易志梅,一枝梅,这个名字有点意思。”



    轮到李认真了,“我叫李认真,我爸妈是农民,没什么文化,请村里的秀才给我取了个名,意思是学习干事都要认真。我的爱好嘛,除了喜欢写诗还行,其他都不行!”



    其实,李认真这样说,是给自己脸上涂光彩。他的原名叫李二狗,在农村有个说法,名字起得越三乱,生下来的孩子越好养。李认真的哥哥、姐姐小时候都体弱多病,命运多桀,差点丢了小命,家里生怕这个小儿子出意外,就起了个难听的名字,他的同村同学叫“祸害”、“屎砣”“猪娃”、“狗蛋”、“铁锤”的比比皆是。因为上小学时,同学们叫他二狗子,一直上到中学,他的语文老师说,你的名字不太雅,根据你的家族排行为仁字辈,不如改成个李认真,做人做事都要认真。



    全班五十多个同学依次介绍完了。最后班主任宣布:“大家刚到学校,情况不熟,班干部我先宣布一下,这个学期末再改选。这样吧,人中龙凤(任中龙)的当班长,爱思想的(艾思想)当学习委员,一枝梅(易志梅)的当文艺委员,往前冲(钱冲)的当体育委员。”正在这时,李认真忽地从坐位上站起,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看着他。欲知后面精彩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004回 第一堂课



    



    上次说到李认真从坐位上平地而起,不为别的,班主任还有生活委员没有宣布。李认真站起来,毛遂自荐地说,“张老师,人中龙凤当班长,爱思想当学习委员,我做事认真的当个生活委员也该合适吧!”,“对,对,我忘记了。做事认真的当生活委员,一会儿到系办公室去领饭票,吃饭是头等大事!”



    那个时代还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学校每月都要按人头发放饭票,吃饭时直接打米饭、馒头等主食。对于有着饥饿记忆的李认真来说,掌控着生活大权也有心里的小九九,说不定哪个女生吃不完,还能给自己一点救济。这正是:



    不为名利不为酷,毛遂自荐当干部。



    有人饱暖有人饥,只求充实肠与肚。



    



    以上暂且不表。且说很快进入这学期上课阶段。第一堂课是一名叫李仁非老师的古典文学课。李认真听上年级的老乡讲,李仁非是个知名大学的古典文学博士,只不过他是个不得志的老师,是个不按规矩出牌的人。他讲课从来不备课,不拘小节,特立独行,也不按照课堂教学计划讲授,因此,与系主任关系搞得很僵,平时见面了是各走各的阳光道,形同陌路。与他一同到校的人早就评上副教授了,唯独他还是个讲师。但是,丝毫不影响他在学生中的威望。



    上课铃声响了,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走了进来,他手上端着一个青瓷大茶杯,开始了他今天的讲课。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课堂哑然。“本大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仁非老师。这学期,古典文学课由本人亲自授课。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不要以为上了高中,进了大学,以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连海滩上的小沙砾都没有捡到!”



    他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陈寅恪”三个字,“请问他是谁,怎么读?”



    “北大教过书,读作陈寅ke。”一个同学回答。



    “我告诉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他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正确的读法叫陈寅que。”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摇头晃脑,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香烟,狠命吸了一口。



    “你们知道陈大师有哪三无,哪三不讲吗?”



    底下寂然无声。



    “当时留学德国三十五岁的陈寅恪,在国内属无名望、无著作、无学位的“三无”学人。所以,你们要学点真知识,不要成天想着追逐名利、弄个学位、发表文章。“三不讲”就是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下面,我开始给大家讲《道德经》。今通行本共81章,上篇37章,中心论道;下篇44章,中心论德。”



    “有人说是老子写的,有人说周太史儋写的,有人说是老莱子写的。哪个写的不重要,关键是要读懂里面的意思。”



    “请问老子姓什么?”通常这是李仁非为学生们挖的坑,几乎每一个学年的第一堂古典文学课,李仁非都要设下这么一个陷阱。如果没有学生回答上来,他就会指着自己的脑门说,“老子姓李!”不言而喻。老子也叫李聃,李仁非凭借自己也姓李,一语双关,老子姓李,当然是占了学生的便宜。



    当大家正在思考时,这时李认真站了起来,“老子姓李!”



    “恭喜你答对了!”李仁非指着自己的脑门,“老子就姓李!”。说着说关,一屁股坐在讲台上,高高翘起了二郎腿。



    李仁非压根没想到这个学生也姓李,本来想占学生便宜的,结果却吃了个闷亏。好在李仁非并没有追问学生的姓名,只是有的学生听出了门道。



    李仁非从道家讲到哲学,从哲学讲到人生,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同学们听得如醉如痴,打心眼儿里佩服,难怪不得很多同学宁愿挨骂,也要目睹一下李仁非的讲课风采。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



    “小兔崽子们,给你们留个思考题,老子与孟子有什么不同。下一节课我提问。”



    欲知后面故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