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路上
字体: 16 + -

47.再品才知味

    



    周三,和吴老师的汇报让吴老师也皱起了眉头。



    “吴老师,就现在梳理出来的情况看,集团要求的制度大概有40份,实际执行的30份左右,分公司自己编制的制度有30份,但是不同时期发布的版本有很多,同一制度涉及的不同岗位人员看到的版本有很多是不一样的……”



    “制度管理这么混乱,集团的管理规范在分公司的执行是打了折的……分公司自己编制的制度也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人手不同的制度版本,这怎么能有效率?”,吴老师在办公室边来回走边说。



    “我了解到,大家现在还不完全是按照制度做事情……”



    “哦?那现在按什么做?”,吴老师问。



    “基本上靠的是约定俗成,师傅带徒弟,促销员层面是这样的,业务员层面也是这样的…...职能部门的情况好些,比如财务、人力、行政等,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前任带继任,制度只是参考,主要还是口口相传,经验转移……”,我接道。



    “小牧,为什么职能部门也是这样呢?”



    “据我了解,不管是集团的制度还是分公司的制度,制定的初衷都是严谨、合规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流程复杂、人手不足、执行人能力弱等问题,就会造成走样……比如啊,财务管理大纲明确要求每月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核实,但是执行的时候因为固定资产购买后发票迟到,财务记账就延迟,资产卡片填制就延迟,账务记录没有,实物已经验收过了,造成账实不符;还可能是发票与实物到的都没有问题,但是由于财务人员、行政人员、使用部门人员三方因为各自工作繁忙,导致没法执行月底统一盘点的要求,时间久了就账实不符……”,我举了一些例子讲给吴老师。



    “这里面确实有制度流程制定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你说的发票延迟导致与账实不符应该是这种情况,明明可以在制度里规定出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临时措施规避账实不符,但是却没有留下通道……而后一种情况完全就是各个部门不作为找理由,时间忙?谁不忙?忙就不执行内控规定?资产丢失就不严重?”,吴老师很生气。



    “或大或小,不同制度都是有执行打折的情况,哦,有一份制度没有打折执行…..”,我说。



    “哪份制度??”,吴老师很好奇。



    “差旅费管理规定……”,我笑着说。



    “啊?哈哈哈,那是啊,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报销,这个只要财务不出错,大家的积极性肯定是高的……”,吴老师顿了一下哈哈大笑的说。



    吴老师是个很严谨,略显沉闷的人,接触这么久我总感觉他的心事有些重,能轻松的时候很少,看他笑,我觉得挺好,压抑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小牧,发通知,全面要求分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制度,审计监督检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杯水车薪,所以大张旗鼓的要求不能停,可你要有重点的把收付款制度、采购制度检查一下,主要看实际执行情况,抽查关键节点……”,吴老师便分析边布置。



    “好的”



    “另外,小牧,最近京总那边对于分销商和广告商款项的支付有一些倾向性的意见,我也拿不准,遇到的时候,你这边审核一下付款是不是符合合同要求,我看你意见后再签字审批……这个事需要你多放些精力”,吴老师补充说。



    听到吴老师要求的时候,我立即想起了最近听到的关于京总和吴老师意见不合的那些传闻,我在想,吴老师是要通过审计收紧审批口么?



    “好的,吴老师,有这样的款项支付我会对比合同条款注明意见,再转给您”



    “好……还有,关于公司制度管理的问题,你近期也抽时间找找资料,从规范管理的角度学习一下,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不错,你了解了解……自己多学习学习,对以后还是有好处的……”,吴老师微笑着说。



    ……



    回忆迟,



    历岁月,



    再品才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