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手册
字体: 16 + -

第3章 对辩

    第一节自习课是数学,林天骄像往常一样上面摆着一本数学书,下面继续自己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管讲台上老师在讲些什么。他一直认为数学这门功课都是被那帮出题人弄坏了,好不容易记住的数学公式,被他们加入了文字游戏,这样一来,不但要分析怎样套用公式,而且还要试图解析文字背后的玄机。所以一上起数学课,林天骄就烦,郭景说林天骄这是逻辑思维不行,林天骄也懒得搭理她,林天骄心里也明白,数学不是靠后天努力就能学好的,你得先有悟性,不过林天骄把所有的悟性全用在了文科,所以两年多下来,自己的数学基本上是废了。

    林天骄这样的想法,却被张蓓否认了。这个蛮有韧劲的女生,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林天骄,其实只要你用心,多做几道题,能融会贯通,不要举一反三,只要你把每一道题都做对了,分数照样可以追上来。用数学老师的话说这叫题海战法。毕竟出题人所出的题目是有限度的,把所有能做的例题全部做完,世上难道还有不会做的题吗?当然,这里只是说是书面上的东西。暂不讨论实际应用。

    林天骄也曾努力的去完成类似张蓓这样的题海战术,然而他却坚持不下来。往往是今天突然心血来潮,刚用功没两天,便给自己找个借口推脱不干了。自己说服自己逃懒,借口总是很容易找的,有时候即便找不来,也会动用秦桧陷害岳飞的伎俩——莫须有,来证明自己真的不是有心不要坚持的。

    林天骄的这种做法并非完全因为自控力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他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尤其是《代数》,而其他科目,林天骄也是挺努力学的。就譬如第二堂历史的自习课,林天骄就学的很认真,老师要求需要背诵的文段,林天骄只要聚精会神的默念几遍,便可以背诵出来。这种惊人的记忆力一直惹得郭景和张蓓倍觉诧异,甚至都有点羡慕嫉妒恨了。林天骄的骨子里似乎生来就有一种叛逆性,他虽然喜欢历史,可是却对教科书上的历史有点意见,那就是以偏概全的事例很多,为了能与老师争辩,并且要辩的老师无以回复,说白了就是让老师下不来台,林天骄自觉地恶补了许多历史典籍。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他只知道抓住眼前的问题喋喋不休,却不肯去思考造成这种问题背后更深切的原因。林天骄只想着要驳的老师无言以对,来彰显自己的小聪明,他却从来没有想过,作为现在的历史任课老师,他曾经是否也像今天的自己一样,总是爱玩弄自己的小聪明呢?林天骄精心准备了一个暑假,如今信心满满的等待历史老师走过来。

    当历史老师让大家自由阅读,林天骄觉得机会来了,他盯着历史老师,等老师走到自己旁边的时候,他毅然站起来,果断出击道:“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

    历史老师看到林天骄发问,停了下来,林天骄把课本横在书桌上,对老师说道:“关于诸子百家的问题。”

    历史老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大,便说道:“哪里有什么不妥吗?”说着,顺便坐在了张蓓空着的位子上,对林天骄和蔼的说道:“坐下说吧!”

    林天骄听到老师吩咐,索性也坐了下来,接着说道:“老师,你说这书上归结春秋时期的思想大爆发为百家争鸣,可是通过我最近的学习却发现,这种百家争鸣其实都是由两种论说而来的。他们无不围绕着儒家与道家的学说,把各自偏执的想法总结到极致,从而说是自己的东西,那我们可不可以称这些人为偏执狂呢?”

    历史老师一听便知道这个学生是有备而来的,并且一下子就猜出来这个学生在私下,应该是做了大量的功课的,这种逞能的学生每学期都会遇到一两个,此时早已见怪不怪了,便回答道:“你先说说你的观点!”

    这正是林天骄所需要的,便款款而论道:“那么我就由《说难》开始吧,老师您知道《说难》的作者是韩非吗?”

    历史老师点点头说道:“这个还是知道的,以前我也看过,你接着说吧。”

    林天骄便接着说道:“韩非是诸子中的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韩非也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的蝇营狗苟,于是用《说难》一书来告诉苍生,人性本恶。最后,韩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道理的真实性,他死在了自己同窗李斯的手里,李斯当时是秦国的国相,他一听说秦王看了韩非的著作之后,异常欢喜,便要召见韩非时,李斯的妒忌心理让他给韩非设下了一个死局,谁曾料想秦王并没有即可杀死韩非,而是囚禁。李斯便自作主张,用毒药害死了韩非。这位以身殉道的大家,虽然看透了人世险恶,但是最终却没能避免祸患。不得不让人黯然,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实践的理论只是空谈!

    韩非和李斯的老师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荀子。荀子是春秋战国之后,最后一位儒家比较有名气的人了,然而作为一个儒家,最后培养出了两个法家学生,这种老师的本领可想而知,不言自明。荀子其实是一位集大成者,纵观诸子百家,其实说到底,都是由一种理念延伸至极致之后,方成一家之言的。荀子就是看到了儒家孔仁孟义中的缺憾,天道与人性。省略点讲,就是君子敬其在己者,小人慕其在天者。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最看重的是不懈努力而得来的,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而小人则把一切美好念想都托付于天赐,就好像为了发财而买彩票,出发点有本质的不同。荀子就是要告诉我们:与其怨天由人,不如奋发图强,与其听天由命,不如自力更生。说到这,又看出了些许道家的味来。你应该知道汉朝用董仲舒奠定了儒家基础,但在这之前汉朝一直用道家学说来治理国家,叫无为而治。政党不作为,老百姓就自由,老百姓一自由,国家就没有那么多事,看起来是对的,可是,政党不作为,那么别人就会欺负你,老百姓有自由了,但是没有了生命保障,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至于道家的领军人物老庄,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认同上也是有一定分歧的,老子是上善若水,给人的感觉是示弱,不恃强。这是生存之道。庄子确实率性,自由。我也不示弱,我也不逞强,我谁也不管,我谁也不问,我自己活得开心快乐就行了。除了这点不同之外,其他的他们都有共同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鄙视孔孟。

    鄙视孔孟的人也不仅仅是这二位,还有一位大师墨子。墨家人主持正义,按道理说,墨家是最具理想主义的人了。因为他们所倡导的,就是公平,平等,正义。但这种社会很难实现,因为这说的就是大同社会呀!兼爱这种境界,那哪是谁都能达到的?墨子的思想太超前了,超前注定被人否认。于是墨家人只有躲在深山里,过着清苦的生活……”

    林天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周围的同学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提问,都饶有兴趣的扭转过来,听林天骄讲。此时内心洋洋得意的林天骄,见历史老师面上有一种无法捉摸的神情,不知道为什么,便停了下来,历史老师见林天骄止住话语,便说道:“你知道的很多呀!说这么多,我也听明白了。那么你的论证有结果吗?”

    林天骄说道:“结果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所有古人精粹,全是过激主义的产物。”

    历史老师顿了一下说道:“那你告诉我什么是过激?”

    林天骄被老师这么一问,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愣怔了一下。历史老师或许就没有打算让他回答这个问题,说道:“过激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一种是思想,行为过激,我们可以说他冒失,思想过激,我们则说他偏执。不过你所说的论证,最后却并不能证明诸子乃是偏执狂,因为无论他们的思想是基于何种事物的无限延伸,无非都是在告诫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也就是‘君子’,怎样才能在这个环境里生存下去,怎样才能造福于民,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言论为偏执,因为偏执所引导我们的走向,永远是灭亡,就像希特勒。你说对吗?”

    林天骄不想,自己洋洋洒洒的说了那么多,被历史老师几句话就灭了,心有不忿,正要针锋相对,下课铃响了。

    历史老师笑呵呵的说道:“你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我在办公室等你。”

    林天骄嘿嘿的笑道:“那好吧,等我再准备准备。”

    历史老师刚离去,周围的同学们除了同桌郭景,其余的都围着林天骄议论开来,大多都是说一些讽刺的话,也有极个别的会表示赞同。此时早已习以为常的林天骄,不论好坏都假装没听见,只对身边收拾书本的郭景说道:“你上课前说的杨致远和隔壁班的谁来着?”

    郭景着急着回寝室,急匆匆的说道:“高贝贝呀!”

    林天骄“哦”了一声,人已经蹿出了教室。郭景撇了一眼已经跑出去的林天骄嘟囔道:“也不知道帮人家收拾一下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