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养个妹妹当明星
字体: 16 + -

第178章 赵家母女的故事

    赵阿姨也是个苦命的人,她也是个弃婴!在四十多年前,她被人扔在了魔都的一处垃圾堆里。估计因为是天生的哑巴,她被亲生父母当垃圾一样抛弃了。

    一个捡破烂的老人,在垃圾堆里发现了她。那个老人也是个好心人,并不嫌弃这个天生残缺的孩子,把她收养了。不过岁月终究带走了这位好心的老人,独留下她一人生活。因为是哑巴,又没有文化,赵阿姨年轻时候也只能靠着捡破烂为生。

    靠着捡破烂过活,遭人嫌弃,赵阿姨没有嫁人,守着养父的一栋破烂草棚,独自生活着。可这种生活没维持多久,城市变迁,新城改造,老人留给她的草棚因为没有任何证明文件,被强制拆除。

    没有文化,求告无门,加上别人也不愿意收留一个捡破烂的,连房子也不愿意租给她。于是她成了城市的盲流,只能屈身城市的各个偏僻角落。桥洞底下,废弃工厂,她一次次寻找新的住处,又一次次的被人赶走。心灰意冷之下,她变得索离人群,流浪在城市中,靠着好心路人不时施舍的食物,像个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

    直到6年前,她在垃圾堆里一个桥洞底下,捡到了一个婴儿。她抱着那孩子,在桥洞底下守了半年,结果依然没有见孩子的亲人前来寻找。或许是想起自己的经历,已经丧失生活勇气的她,重新燃起了希望。她决定了,给这个孩子一个家。

    后来她就抱着孩子,重新开始了捡破烂的生活。靠着捡破烂,赵阿姨在云依依所在的学校附近,租下了一间房子。那房子的主人是个孤寡老人,看着赵阿姨带着孩子捡破烂觉得可怜,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她。

    而赵韵儿这个名字,就是那位老人给取的。

    赵阿姨带着赵韵儿,就这样在那片地区生活了下来。不过赵阿姨依然还是没有其他技能,她依然只能捡破烂为生。或许是因为有了孩子,她比以往更加卖力,只是想让赵韵儿过得好一些。

    为了赵韵儿健康成长,赵阿姨没日没夜的捡破烂,大冬天还扒着垃圾堆,寻找可以换钱的一切事物。

    可惜她忘了她已经不再年轻,在赵韵儿两岁那年,她大冬天的还在寒风中劳作,最后终究是病了。从那个冬天开始,她腿脚就不利索了。可是,病了她也不上医院,硬是苦挨着,继续劳作。到赵韵儿六岁的时候,她的病越加严重,行走都成了问题!

    说完了赵阿姨,就得说起赵韵儿了。

    没人知道她的父母是谁,她被赵阿姨在桥洞底下捡到的时候,身上只裹着一床白色的毛毯,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要不是那是在一个炎热的季节里,有可能赵韵儿在没遇到赵阿姨之前,就已经被冻死了。

    这个孩子非常的懂事,从3岁开始,眼见母亲腿脚不便,她自发的开始了帮忙。本来赵阿姨不想让孩子也这样,可惜只要赵阿姨出门了,她就偷偷的外出捡些瓶子罐子,废铜废铁。

    到最后,拗不过这孩子,赵阿姨只得让她跟着一起,母子两个同出同进,虽然做着别人鄙视的工作,却也日子过得温馨幸福。到了赵韵儿六岁的时候,赵阿姨已经很难正常行走,赵韵儿更是撑起了主要的工作,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城市街道之中,捡瓶子,翻垃圾桶,把检拾到的垃圾放到家门口,由赵阿姨分拣之后卖掉。

    也许是受着赵阿姨的影响,赵韵儿的性格一样的倔强。她宁检拾垃圾箱里的瓶瓶罐罐,也不愿接受别人金钱的帮助。

    故事就是这样,听起来很简单,却又让人震撼!

    在这个光鲜亮丽的城市角落里,一个弃婴长大了,又收养了一个弃婴。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她们,相濡以沫。老的为了小的,拖着病痛做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小的为了老的,无视外界的眼光,在别人开心快乐的度过童年的时候,却在做着一些大人都无法接受的事。

    房门外,一伙人坐在走到的椅子上,有人轻声说,有人安静听。这圈人里边,有赵阿姨的街坊邻居,还有云凯和云依依,连燕雪也在,甚至吸引了几个值班的小护士。

    静静的听着赵阿姨和赵韵儿的故事,云凯久久没有言语。

    边上感性一些的,比如那几个小护士,还有云依依和燕雪这些女孩子,已经是湿了眼睛。

    “哥哥……你一定要帮帮她们!”云依依也早已经湿了眼角,眼泪止不住的流着。

    边上的燕雪也是抹着眼泪,哽咽道:“云凯,赵阿姨和小韵儿都好可怜……我们帮帮她们吧……”

    她们说的,已经不止是帮着赵韵儿讨回公道了,估计还包括以后她们的生活吧。

    说实话,出一些钱,帮助这一对母女,让她们不必过得这么艰难并不难。但是很显然,这对母女是那种非常倔强的类型,要不然即便能接受一些街坊邻居的帮助,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云凯叹了口气,柔声道:“放心吧,我已经让律师团队过问这件事了。小韵儿被车撞的事,会有一个处理结果的。至于帮助她们……”

    说到这里,云凯微微摇了摇头:“她们母女两个,看起来并不太愿意过多接受别人的帮助。那对她们不是恩情,而是还不起的负担……”

    “还不起的负担?”燕雪和云依依有些不大理解。

    “是呀,负担!”云凯苦笑着问道:“你们觉得,她们母子两个这么多年,就没有遇到过想要帮助她们的人嘛?那为什么现在还这样?你看,街坊邻居人都不错,他们难道没想过帮忙?”

    是呀,对于除了对方,还有剩余不多的尊严,便一无所有的赵家母女两个人来说,别人的帮助越大,她们越还不起。这种恩情,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恩情了,而是一辈子无法偿还的负担。

    你可以说她们有些过于死板,甚至是傻!可是,这世界上,总是有这样愿意坚守本心的人。她们不是死板,也不是傻,而是有着自己的坚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许多人明白,但是能做到的就很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