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无涯歌有爱
字体: 16 + -

第2章 朦胧岁月(4-6)

    四

    “姚建国,还记得么,你偷开摩托车在这里出车祸的,暑假里。”三个人在车站等车时江涛问。

    “真的吗?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聪明的王芳本想问姚建国有没有摔坏之类的问题。

    “当然真的了,还差点将一个外地的女生撞着呢。”江涛说。

    “你又不在现场,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姚建国反问道。

    “哈哈,短裤都破了哦。”江涛继续逗:“对了,那个女生你有没有看清楚,听说漂亮的呢?”

    “我记不得了,我都不记得有没有看她脸了,幸亏没有撞到她。”

    “你是英雄救美哦!”

    “别乱说。”

    “江涛,你有完没完呀?”王芳止住了江涛。

    一会,县城的公交车终于到了,张宜兴在大家的期望中下了车,大呼:“兄弟们,不对,还有姐妹们,我回来了。”

    四个孩子在车站门前欢呼着,快乐的心情传染每个候车的旅客,过路的行人,认识的顺便和张宜兴打个招呼,两个男孩各抢一件行李拎着。

    王芳问:“怎么这么多行李,是不是将脏衣服也带回来了?”

    “怎么会了,俺老张可是“五讲四美”积极分子哦,告诉你们吧,这里可是有我带给各位的礼物哦。”

    张宜兴的父母一直在村口等他们,汇拢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往张家赶,这场面温馨而威风,张宜兴的父母不停和村里人打招呼,发烟,就像夏天出门上学一样热情。

    “张宜兴黑了呢,壮了。”

    “他在东海边的为,海边的太阳比我们这里毒为。”

    “这四个小孩真的很棒,将来都是大学生,要在大城市工作的。”

    “就是为,他们的父母将来总归是要享福的。”

    邻居们的赞美与羡慕超过了“奥斯卡”红毯的效果,四个小伙伴一路享受一路灿烂。

    等房间里只有他们四个时,张宜兴让其他三人转过身,他迫不及待地将三个衣服团从旅行包里拿出,发礼物的心情超过了收礼物的。当三人转回来后,不由发出惊叹声:三个拳头大小的海螺一字排开,稳稳地座在棉被上。

    “以前只从电影上见过海螺,这次见到真的了,太棒了。”

    “谢谢老张啊。”

    大家的喜悦超过了孙悟空发现金箍棒。

    “还跟我客气。你们安静,将海螺放耳边听,会听到声音的,那可是海风在吹哦。”

    三个人都将海螺放到了耳边,安静地聆听着。

    过了一会王芳说“真的有风声呢,是海的声音吗?”

    江涛说:“恩,是有声音,不过不是海风的声音,应该是我们这里的风声。”

    “但那淡淡的咸腥味肯定是海边的,真想去看看大海。”王芳憧憬着。

    “王芳说的对,尽管风是我们这里的,但味道肯定是海的味道。”姚建国也很兴奋。

    “那明年夏天你们三就来我学校吧,要不到高二的暑假就没时间了。”

    “好!”

    “好!”

    “到你那里路费要多少呀?”

    王芳的这个问题如冷水一般将大家淋醒,这里到东海市五百多公里,汽车票来回要三十多元,还没有半票,这可是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呀。

    “住呢肯定没问题,可以住宿舍,王芳住女生宿舍。就是路费真是蛮多的。吃么也好解决,你们带点米去,那时宿舍也没人管了,我们可以用电炉做饭,还可以去赶海吃海鲜。”

    “什么是赶海?”

    “赶海就是趁退潮时,去海边抓螃蟹,捡海哈子,敲牡蛎等等。喂,跟你们讲哦,那海鲜真是鲜哦,赶海捡到的东西洗洗干净,往锅里直接煮,一点调料都不用放,真是鲜死了,告诉你们女生都在旁边抢着吃哦,一点女生的样子都没了。”张宜兴讲的绘声绘色,大家听得口水直流。

    “我们也吃过海鲜,虾米。”姚建国一说,大家都乐了。

    江涛说:“要不明年让我爸爸厂里的车送一下吧。”

    “不太好吧,我们出去玩的,而且路那么远。”王芳第一个反对。

    江涛的经费是没有问题的,王芳的压力来自父母的许可,她姚建国似乎有点困难,平时生活费本来就不多,省是省不下来,家里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四个人一起讨论分析了他可能的经济来源:建议加强训练,争取获得春季运动会长跑两个项目的第一,听说奖金是三元一项;每年高考时一般会选几十个高一的学生做执勤,四天会有六元的收入,要提前申请。

    “那就是这两项他全实现了,差的还很多呀。”

    王芳说:“我叔叔的店在春节时间很忙的,中午要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的,要不你去帮忙,就一个上午,我去跟我叔叔说,他肯定会同意的。”

    “啊,摆摊卖东西啊?不难为情么?”姚建国有点退缩。

    “这有什么呀,现在大家都在做生意了,初中好几个没考上高中的同学不都在街上摆摊么,王明在修自行车,李亚军在卖水果,我们学校还有勤工俭学呢,高年级的同学在食堂门口卖贺年卡呢,我寄给你们的贺年卡就是从他手里买的”张宜兴很赞成姚建国去摆摊。

    姚建国有点忐忑,但也只好接受:“那好吧,我正好起来跑步,跑完就去帮你叔叔出摊,只是这个寒假没有回笼觉睡了,好痛苦哦。”

    江涛说:“这样啊,王芳你今天就去和你叔叔说好,明天我们一起陪姚建国出摊,让他适应一下,省得他难为情,你们同意么。”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姚建国非常感激。

    晚饭后,王芳跑来告诉姚建国她叔叔同意了,工资是每天一元。

    “这么高啊?”姚建国有点不能相信。

    “嗯,我叔叔人好,但你要保密啊,别人问就说一天六角,对他们两个也这么说啊。”

    “对他们两个也要保密?为什么呀?”

    “要保密的。还有你跑完要回家换衣服啊,要不会感冒的。给你他们家的价格表,我抄好的,你晚上好好看看,别卖错了啊。”

    早上五点半闹钟响了,姚建国迷糊了半天才想起要跑步,匆匆起床。跑步路线是家到紫霞山中学操场,他给自己设定的距离是六公里左右。经过车站饭店时,他看到半年被摩托车撞断的小树还没不上,不一样的间距在提醒着他夏天的鲁猛。回到家里母亲已将早饭做好,问他起这么早干嘛?

    “跑步,要参加运动会的。”

    “多念念书,跑步又不能当饭吃。”

    “我一会还要去帮王芳的叔叔摆摊,这是学堂的要求,要勤工俭学的。”

    “勤工俭学是啥东西?”母亲也从来没听说过。

    “说了你也不懂,这是学堂的规定啊,高中生都要做的。”

    早市人果真很多,改革开放了,尽管大家还没富起来,大多数老百姓已经能从土地之外挣钱了,到年底,总有一些余钱,要置办一些年货。王芳叔叔的摊位车已摆开,铺满了年糕、烟花、香烟等年货,选货的人也特别多。叔叔还不放心让他卖货,要他注意客人,缺货时去店里搬。姚建国还是有点害羞,离得摊位有点远,直到叔叔喊他把烟花帮搬到客人的三轮车上:“这个细佬,还怕难为情的,难为情啥呀,我们赚钱么光明正大的,快点来。”

    “人家将来是大学生,要做干部的。”一个客人笑着说。

    一会王芳三个也来了,江涛一来就打趣:“姚老板,生意怎么样啊?”

    叔叔看到他们来了,能帮忙又能拉人气,也很开心,说:“这几个细佬感情真的好,将来你们也要这样相互照应的啊。”

    开学前,王芳将二十元工资和一盒名烟给姚建国,说香烟是她叔叔的奖励,让他给他父亲抽。姚建国想了想:“工资你还是帮我保管吧,要不到了学校我会用掉的。”王芳思量了一下也对:“那你记着啊,没有利息的啊。”

    五

    第一学期的成绩对姚建国三个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终于明白竞争的威胁与天地的宽阔,深感压力,角色也彻底转换到高中生的身份。虽然平时还是在一起吃饭,回家,但大多数的心力都放到了学习上,巨大的压力搅拌着平凡的生活,并将青春的活力吸收,大家不敢多叹一口气,深怕恍惚间被高考的巨流打翻。

    姚建国将寒假的生活复制到了学校,跑步后的出摊改成了读书。学习成绩在慢慢提升,跑步速度提高的很快,足球场上也经常将追赶他的后卫甩很远。只是越来越瘦,颧骨突的有点吓人,周末一回家母亲和姐姐总是很心疼。

    春季运动会上最大的对手是江涛班上的孟浩,他在初中就是县里三千米的冠军,平时也是由体育老师指导训练的,江涛刺探到的情报是他报的项目是一千五百米和三千米,姚建国研究了一下运动会日程,只好报了一千五百米和五千米两个项目。

    一千五百米有预赛,他和孟浩不在一组,尽管都进入了决赛,但成绩还是比孟浩差近十秒,江涛建议他争第二,留着体力争取明天五千米得第一,姚建国想了想也觉得这是最好的方案了,孟浩的实力摆在那里,硬拼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一千五的决赛是孟浩一个人的表演,姚建国采用跟随战术紧盯第二名,节省体力,在最后五十米左右才开始冲刺,稳稳地得了第二名。

    第二天五千米比赛的很痛苦,没有对手,没有策略,一开始就在前面领跑,总想拉第二名远一点,又怕体力分配出现错误,后程乏力被超越,想多了就会乱,负担就会重,觉得很吃力。三千米后,姚建国终于想通,还是按一千五百米的策略来,缓了口气,调整了一下步伐,由第一变成第二,第一名估计麻痹了,以为为姚建国没劲了,想趁机甩开他,提前加速,姚建国没有紧跟,他知道对手也甩不开多远,果真到四千米时,对手出现体力透支,急速下降,一会就掉到了后面,姚建国坦然了,按自己的节奏顺利完成了比赛。

    六

    “五四”青年节看到了,学校要搞文艺活动,班主任动员大家积极参加。王芳找要姚建国商量准备出什么节目,他对此不感兴趣,要她去找江涛。

    王芳怒了:“我们是代表班级参加,江涛和我们又不是一班的,我找他商量得着吗。还有,我告诉你啊,你别没事总把我往他那边靠啊,我们都是同学。”说完就踢他,这次他躲得快。

    王芳一怒,他就怯了,嘟囔着:“我就会跑跑步,踢踢足球,一点文艺细胞都没有,你让我怎么帮你参谋呀。”

    王芳塞给他一本书,书名“朦胧诗选”,说:“我选了两首诗,一首是北岛的<回答> ,还有一首是舒婷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直在犹豫着呢,你帮我出出主意。”

    他先看 <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看完他不禁惊呼“天哪,有这么好的诗?我以前怎么没看到过。”

    王芳很得意:“嘁,你没看到的多了,再看下一首,我折好页了。”

    祖国啊,我亲爱的中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呵!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这两首诗都很棒,我觉得也都适合在青年节上颂。《回答》不适合女生,那个需要一点吼叫,对了,你是女生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需要深情地表演,适合你,我的意见完了。”

    “你看,你不是挺会分析的吗,说话很有逻辑呀。我是女生你还要怀疑吗?”说完又是一脚,这次他被她前面的吹捧赞晕,防守意识松懈,没躲过,只好假装咧嘴。

    其实王芳更喜欢北岛的《回答》,但她也知道这首诗的朗诵的难度太大,找姚建国是想坚定一下自己的选择,但也无意中打开了姚建国心灵的另外一扇窗:他以前的课外阅读大都集中在《三国演义》,《封神榜》,《林海雪原》之类的英雄主义的小说,诗词方面几乎没有超出教科书的范畴,北岛和舒婷只用几十行字就将他彻底征服,带他进入到了另外一个精彩且动情的世界,就如足球一般。

    “那,你这本书什么时候借我看看。”

    “你真喜欢?不过我最近不会借你,过了五四节吧。”

    第二天,王芳给他几张纸,说:“我昨天为了背诵,抄了几首,你先欣赏着,这样的作品不能像看小说一样,要慢慢品味的。”

    他看了一下,除了昨天的两首,还有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他轻声读完,尽管还没有明白多少,瞬间就被震撼了,想不通短短两句小诗,蕴含力量如此巨大,他翻开语文书,在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将两句诗誊写下来。

    青年节下午的文艺活动没有强迫要求学生参加,拮据的学生无地可去,礼堂坐满了人,第一排是学校领导和评委老师。当值勤的学生将礼堂所有窗帘拉上,打开舞台的吊灯,现场开始安静下来。

    第一个节目是集体舞:青春之歌。男生蓝裤白衫,女生是水兵套裙,挺拔的男生带着轻盈的女生随音乐旋转,水兵服上的黑色飘带随之飞扬,青春的活力唤起观赏者对美的迷恋。音乐结束,舞者意犹未尽,观者热情难消,掌声经久不断。

    第二个节目是女生独唱“黄土高坡”,表演者是高一新生。女生穿的大红t恤,配的牛仔喇叭裤,一上台就一起就引起台下一声惊叹。女生嗓音高亢嘹亮,第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唱完,台下开始小规模喝彩,女生越唱越投入,到中段时开始边唱边跳,旁边的同学告诉姚建国那舞蹈叫迪斯科,他觉得和前面的交谊舞大不一样,但也蛮好看的。有些学生开始站起来了,会唱的小声哼哼,前排教导处老师站起来,要大家坐下,安静地听,似乎没有效果。女生唱完,台下一片喝彩。

    报幕员请大家欣赏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台下笑了,有学生开始走动上厕所。王芳着一身黑色长裙款款走到台上,要出门的学生都急忙回到了座位上,有人惊呼“太漂亮了”,有人在窃窃私语,打听是哪年级哪班的。灯光下的王芳很热,借的裙子有点拖地,走起来也很小心,刚才学生的笑声让她没底,往下一看,黑压压的人群她也是第一次见识,紧张,楞了一会。她没想到这静止的几秒钟不仅稳定了她自己,也成功地稳定了台下的观众。她觉得额头有点痒,升起右手捋了一下刘海,随性的动作引导了下面的男孩子们,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当她朗诵完最后一段“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她似乎在颤抖,眼尖的同学能看到她眼睛里有晶莹的反光。校长带头站起来鼓掌,前排老师评委站起来了,同学们也站起来了。

    (本章完)